首幅小麦基因组物理图谱绘出
一个由法国、美国、澳大利亚等国科学家组成的研究小组日前为小麦的一个基因组绘制出了首幅物理图谱,这一成果将
(本文共1页)
阅读全文>>
-

- 病毒学杂志
本书由武汉大学病毒系齐义鹏等编著,1989年3月四川大学出版社...
(本文共1页)
阅读全文>>
-

- 动物学研究
本研究用10种限制性内切酶对蜂猴和树鼩肝脏线粒体DNA进行了分析。蜂猴线粒体DNA,BglⅠHindⅢ、PstⅠ、SalⅠ和XhoⅠ均各只1个切点、EcoRⅠ、BglⅡ和PvuⅡ各有2切点,B...
(本文共11页)
阅读全文>>
-

-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把交叉酶切和双酶切实验的DNA限制性内切酶物理图谱的构建,归入一类特殊的带线性约束的0-...
(本文共7页)
阅读全文>>
-

- 武汉大学
黄鳝是一种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淡水鱼,在其生命过程中经历天然性逆转,即幼年黄鳝多为雌性,经过排卵后转变为间性,进而分化为雄性。这种特殊的性别分化模式为我们提供了研究脊椎动物性别发育的宝贵材料。黄鳝基因组核型为2n=24,是硬骨鱼中染色体数目最少的物种,因此,黄鳝在脊椎动物全基因组进化的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在黄鳝全基因组测序草图完成的基础上,本研究利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对基因组草图序列进行了全基因组范围的拼装,构建了全基因组精细物理图谱,进一步利用黄鳝性腺转录组数据寻找到性别发育相关基因的染色体分布模式,取得的主要结果如下:1.利用双色和三色荧光原位杂交技术,以黄鳝基因组BAC克隆和PCR合成片段作为探针,确定了186个Scaffolds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完成了草图中550Mb序列的拼装和定位,约占测序序列的80%。确定了12条连锁群,对应12条染色体,并按照拼装长度从大到小的顺序,定名为黄鳝1到12号染色体,长度依次为75.9 ...
(本文共124页)
本文目录 |
阅读全文>>
-

- 河北农业大学
粳稻全基因组物理图谱及非洲野生稻BIBAC/TAC文库的构建随着水稻基因组序列草图的完成,研究和确定其基因组中各基因序列的功能已成为科研人员所面临的重要课题。为了加速水稻基因组序列功能的大规模分析,本研究建立了亚洲一年生栽培稻,粳稻“日本晴”Oryza sativa L.ssp.japonica cv.Nipponbare全基因组范围的,并与现有的水稻遗传图谱相结合的综合图谱。该图谱是采用DNA测序胶限制性酶切技术,在粳稻“日本晴”的两个细菌人工染色体(BAC)基因文库和一个可转化人工染色体(BIBAC)基因文库的基础上建立的。图谱的构建共使用了20,835个BAC和BIBAC克隆,这些克隆涵盖了7.2倍的粳稻全基因组,包含了99%的粳稻全基因组DNA序列。在DNA测序胶上用Hind Ⅲ酶和Hae Ⅲ酶把BAC和BIBAC克隆进行双酶切DNA鉴定后,对胶片进行扫描,通过计算机数据分析,把它们组装成由克隆重叠片断组成的叠连群。结果...
(本文共115页)
本文目录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