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长治晋中大同水质良好
本报3月4日讯(记者王俊斌)刚刚公布的数据显示,我省去年有5
(本文共1页)
阅读全文>>
-

- 岷峨诗稿
...
(本文共2页)
阅读全文>>
-

- 意林
蚌埠二中大同文学社是以校内喜爱文学及热爱文学相关事件的学生为基础而创建的实践文学社团组织,旨在为广大...
(本文共1页)
阅读全文>>
-

- 青年探索
今年初,香港中文大学学生会为调查了解中大同学对中国的认识态度,从各院系级姓别中...
(本文共2页)
阅读全文>>
-

- 文物
上海博物馆收藏的一件"南朝梁中大同元年(546年)释慧影造释迦如来像"(页4上图),是顾延先生在1960年10月捐献的,这对研究南北朝佛教雕刻艺术,甚有参考价值。兹简要记录如下: 这件作品,中央释迦半跏趺端坐,左...
(本文共3页)
阅读全文>>
-

- 华东师范大学
本文以现藏上海博物馆的南朝梁中大同元年释慧影造像碑(以下简称“释慧影造像碑”)为例,结合同时期南北朝造像,分析其造像风格来源,对后朝造像造成的影响。第一章绪论总结国内外学者对释慧影造像碑和南北朝佛教造像的研究现状,通过资料发现对释慧影造像碑的真伪及造像风格还未得到清晰的认识。第二章对释慧影造像碑分析,得出释慧影造像碑特征。第三章和第四章与释慧影造像碑同时期南北朝造像、南北朝早期造像进行对比,得出释慧影造像碑的源流。第五章得出本文结论,释慧影造像碑是南朝梁中大同元年(546)造像,融合了南北朝佛教造像风格。本文选取与释慧影造像碑纪年相近、特征相似的南北朝造像,以纪年造像为标尺,图像志的方法仔细分析。本文创新之处首先是肯定释慧影造像碑为真品,其次是释慧影造像碑是一尊融合南北朝佛教造像特征的“混血儿”。背屏宽于台座,这与四川南朝早期造像背屏相同,背屏装饰与四川成都商业街出土的3号和4号造像背屏相似,布局与东魏造像相似,佛双手在四川南朝...
(本文共100页)
本文目录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