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气补肾化瘀泄浊法治疗慢性肾衰疗效满意
慢性肾功能衰竭是各种原因造成的慢性肾脏损害晚期出现的一种临床综合征,病情重,预后差。目前虽然透析疗法和
(本文共1页)
阅读全文>>
-

- 新中医
笔者运用益气补肾化瘀过窍法治疗石淋患者40例(肾结石17例,输尿管结石22例,膀胱结石1例)排石28例,结石碎裂缩小或下移3厘米以上...
(本文共2页)
阅读全文>>
-

- 广州中医药大学
研究目的:本研究通过前瞻性的临床对照研究,观察补肾祛瘀法治疗肾虚血瘀型卵巢癌的疗效,以期达到改善卵巢癌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类围绝经期综合征,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的目的。研究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18年1月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中心门诊就诊的、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40例。采用随机分配原则,将4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20例患者。对照组仅服用坤泰胶囊每次4粒,每日三次,治疗组采用中药汤剂补肾祛瘀方,灵活随症加减,两组疗程均为28天。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卡氏评分、中医症候评分、更年期指数评定、雌二醇、促卵泡生成素、促黄体生成素等方面的变化。研究结果:1.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的KPS评分均有所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组和对照组中医症状积分在治疗后均比治疗前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在更年期指数评定方面,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更年期指数评定的程度分布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
(本文共44页)
本文目录 |
阅读全文>>
-

- 淮海医药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简称ITP)是一种常见的出血性疾病,老年人发病以缓慢居多,常反复发作,缠绵难愈...
(本文共2页)
阅读全文>>
-

- 河南中医学院
目的:探讨补肾化瘀生新方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β-半乳糖苷酶活性的调控作用及其延缓细胞衰老的机制。方法:40只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补肾化瘀生新组和对照组,补肾化瘀生新组为补肾化瘀生新方灌胃,对照组生理盐水灌胃,连续灌胃7天,早晚各一次。第7天首次灌胃2h后腹主动脉取血制备含药血清;100只SD新生乳鼠进行BMSCs的提取、培养及分离纯化,用4g/L D-gal诱导建立BMSCs衰老模型。将自然衰老及衰老模型组随机分为补肾化瘀生新组和对照组,将制备好的含药血清直接用于细胞培养。光镜观察每组各代BMSCs的形态变化;MTT法检测各组不同浓度血清BMSCs细胞活性的变化;比色法检测自然衰老各组及衰老模型各组β-半乳糖苷酶活性变化。结果:光镜下见正常培养的BMSCs形态均一,呈长梭形、三角形,并呈漩涡样生长,衰老模型组BMSCs多呈扁三角形、椭圆形,且生长缓慢;根据MTT细胞增殖结果可知第1天和第2天时细胞生长较慢,处于增殖潜伏期,在第...
(本文共52页)
本文目录 |
阅读全文>>
-

- 新中医
目的:探讨补肾化瘀生新方对不同代次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增殖、凋亡的影响。方法:对BMSCs进行提取纯化、分选及培养,第3代细胞随机分为正常组,加入杜氏培养液(Dulbecco’s modified eagle medium,DMEM);补肾化瘀生新组,加入补肾化瘀生新含药血清;生理盐水组,加入生理盐水含药血清。MTT法检测各组不同时间点和不同代次BMSCs细胞活性、生长曲线和群体倍增时间;比色法检测β-半乳糖苷酶活性变化。流式细胞...
(本文共4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