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敏导师:徐艳玲
来源:山东大学 博士论文 2021年
摘要: 多重存在样态赋予了“现实的人”集自然、社会和精神属性于一体的人性结构,这一人性结构无法容忍任何一种属性的“不在场”。因此,“现实的人”不仅需要物质家园和社会家园,还需要精神家园。精神家园以物质家园、社会家园为基础,在有意识的生命活动中获得了生成的物质条件和社会内容,更为深刻地诠释了家园于人的庇护意蕴,成为“现实的人”突破生存困境、追求生活意义的精神支点。在物质生活不断丰裕的新时代,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突出了美好精神家园论题。大学生是新时代的青春要素,其身上涌动着时代的新鲜血液,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从新时代大学生的美好精神家园建构切...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