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贝锦新:找到“广东瘤”基因

未来,科学家将设计一种基因芯片,只要用它对人体DNA进行分析,就可以预报鼻咽癌发病的风险。$$     (本文共1页) 阅读全文>>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年03期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典型历史画卷——读贝锦三夫历史小说《武陵王之文星曜天》

贝锦三夫历史小说《武陵王之文星曜天》,选取了我国清朝顺康时期容美田氏土司如何在一代开明土王的治理下,促进土家族与...  (本文共3页) 阅读全文>>

《文学教育(下)》2015年01期
文学教育(下)

贝锦三夫《武陵王》的艺术特色与思想内蕴

本文主要论述了贝锦三夫《武陵王》的艺术特色、思想意蕴。全文分五个部分:力透纸背的人性刻画、如歌的民俗风情画卷、气...  (本文共4页) 阅读全文>>

《健康大视野》1996年01期
健康大视野

吊脚楼下的除夕

父亲来信说今年春节该回老家过年了。一直忙于繁华都市的奔波,故乡那幢生我养我,曾让童年的我为它的美丽和宽敞而自豪无比...  (本文共1页) 阅读全文>>

宁波大学
宁波大学

《水师管带》(第三章)汉译英翻译实践报告

《水师管带》是青年作家邹元辉历时五年、七易其稿创作完成的佳作。小说叙述了镇海籍晚清名将贝锦泉的成长奋斗史,同时以打击东海盗匪护卫商船为线索,通过宁波商人自筹经费,买轮船击盗御敌等情节,刻画了他们“敢为天下先”的精神。第三章主要描写了“加达”号轮船在海面上遭遇暴风骤雨,危机四伏的场面下,隐藏能手老杨头果断上前,奋力一搏,成功解决难关,拯救了整条船,不幸受伤后却遭遇外国船长约翰抛弃的悲惨故事。采用全景式的宏大叙事与细腻生动的细节描写相结合的方式,以真实的历史事件和传记人物为叙事框架,文学细节为补充,语言具有强大的文学性,属于长篇历史小说。本翻译实践报告以第三章为基础,在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理论指导下探讨历史小说翻译的特点与翻译策略。报告囊括四大部分:引言、文本分析、问题分析和翻译策略、结论。着重探讨在相关理论指导下,如何进行思维转换,以及如何采用直译、意译、增译、分译、减译、释译等翻译技巧解决翻译问题,如文化负载词和修辞的翻译。本文旨...  (本文共80页) 本文目录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