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测心梗
罗毅,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现任北京儿童医院副院长。2002~2010年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副院长
(本文共2页)
阅读全文>>
-

- 国外医学(老年医学分册)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专家组制定的急性心梗和脑卒中的诊断标准,作者对新西伯利亚某地区登记经过确诊的25~64岁心梗2937例和脑卒中1810例进行了10年监测。结果表明,10年中心梗的发病率男性为4...
(本文共1页)
阅读全文>>
-

- 第四军医大学
实验一 二维超声心动图对急性心梗患者应用冠状动脉远端保护装置心功能与左室重构的监测与评价目的 应用超声心动图技术监测与评价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联合应用冠状动脉远端保护装置的急性心梗患者左室形态、结构、局部和整体心功能的影响和改变。方法 常规PCI对照组35例,应用远端保护装置的实验组22例,分别于术前、术后1月、3月及6月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分别测量左室射血分数(EF)、室壁运动记分指数(WMSI)及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结果 实验组术前各项指标均与常规PCI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术中均回抽出肉眼可见的红色、白色或混合血栓。术后EF值、3月及6月时WMSI和LVEDV、6月时LVESV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与两组在心肌梗死溶栓血流分级改善方面一致。结论 联合使用远端保护装置,可有效改善心肌灌注,提高局部和整体心肌收缩能力,更加有效阻止左室重构的进程。超声心动图可以观测、评价其...
(本文共71页)
本文目录 |
阅读全文>>
-

-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目的探讨经肺热稀释脉搏指示连续心排量监测(PICCO)在指导急性下壁合并右室心梗患者补液治疗的作用。方法入选2012年8月至2014年4月解放军总医院心内科监护室急性下壁合并右室心肌梗死患者20例。其中男性16例,女性4例,年龄38~78(66.2±4.0)岁。均予PICCO及漂浮导管(Swan-Ganz)法同时监测血流...
(本文共3页)
阅读全文>>
-

- 黑龙江医学
目的探讨对急性心梗24 h内严密观察心电变化,以早期发现致死性恶性心律失常并给予及时的抢救及护理。方法对11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心电监测分析,发...
(本文共2页)
阅读全文>>
-

- 实用医学杂志
目的:研究髋部骨折患者围术期监测心梗三项指标即肌钙蛋白T(c Tn T)、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红蛋白(Myo)和B型钠尿肽(BNP)的临床意义。方法:2013年1月至201...
(本文共2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