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汛期旱涝预测方法研究》出版发行
本报讯:由陈兴芳主编的《汛期旱涝预测方法研究》一书已由气象出版社出版,现已正式发行。$
(本文共1页)
阅读全文>>
-

- 热带气象学报
利用1961—2015年广东86站3—5月逐日降水资料、NCEP/NCAR再分析资料及NOAA的Hysplit后向轨迹模式资料和海温资料,分析了2015年广东开汛前后旱涝异常特征,旱涝急转前后的大气环流和水汽条件转变及成因。(1) 2015年5月第1候广东发生了严重的旱涝急转事件,旱涝急转前...
(本文共12页)
阅读全文>>
-

- 水科学进展
针对传统旱涝急转指数存在错漏判及无法统一旱涝急转等级划分的局限,在明晰旱涝急转定义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标准化旱涝急转指数。通过理论模拟和案例实践,结果表明:(1)传统的旱涝急转指数变化范围较大,且随着权重参数增大,错判率减小但漏判率增大,因此无法避免错漏判问题;错判情形发生在正常状态转为较为严重的涝或较为严重的涝转...
(本文共10页)
阅读全文>>
-

- 水利学报
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探讨区域旱涝时空演变及成因对实现抗旱减灾和社会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本文以辽宁省为研究基点,以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PEI)为旱涝量化指标,运用滑动平均、小波变换、经验正交分解等方法对辽宁省近54年旱涝时空演变特征进行分析,并结合太阳黑子和遥相关指数,运用交叉小波方法探讨旱涝特征对各因子的响应。结果表明:(...
(本文共11页)
阅读全文>>
-

- 第四纪研究
旱涝灾害是云南的主要气象灾害,严重制约了云南社会经济的发展。文章根据云南21个地区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的旱涝指数、树木年轮重建的帕默尔干旱指数及观测降水数据(1958~2012 A. D.),采用五级旱涝指数分类系统将其归一化并应用反距离加权插值补充历史文献缺失的记录,最终获得21个地区近5个半世纪(1470~2012 A. D.)完整的雨季旱涝指数序列。应用主成分分析对该旱涝指数数据集作分析以揭示云南旱涝的主要空间模态,并应用系统突变检测、小波分析等方法对主要空间模态的得分作分析以探讨其时间变化特征和周期性。结果显示,主成分分析得出的第一主成分(解释总方差的50.9%)揭示了...
(本文共10页)
阅读全文>>
-

- 高原气象
基于昆明市1965-2016年逐日降水资料,计算昆明市汛期(5-10月)的长周期旱涝急转指数、短周期旱涝急转指数和旱涝急转强度,采用小波分析、M-K突变检验、灰色关联度等方法,分析了昆明市的旱涝急转特征及其与城市化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在1965-2016年,昆明市长周期旱涝急转指数LDFAI(Long-term drought-flood abrupt alternations index)呈-0.066·(10a)-1的下降趋势,反映出昆...
(本文共9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