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黑龙江首次发现溶洞

本报讯(记者 关伟 特约记者 王建 张树文)近日,位于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龙江县的一处  (本文共1页) 阅读全文>>

《科教导刊》2021年36期
科教导刊

精心搭建学习支架 助力科学概念建构——《溶洞》(第一课时)教学反思

基于儿童的认知水平和年龄特征,将学习内容分解成具有逻辑性、结构性、进阶性、趣味性...  (本文共3页) 阅读全文>>

《公路工程》2022年01期
公路工程

垂直循环带溶洞对隧道施工危害性评价体系研究

处于岩溶垂直循环带的隧道施工遭遇溶洞时面临很高的突涌泥与塌方风险。为判别溶洞对隧道施工的危害性,从而为溶洞处治施工决策提供依据,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溶洞对隧道施工危害的评价体系。首先,依据溶洞充填物涌出、地表塌陷、洞内坍...  (本文共7页) 阅读全文>>

《河南科技》2022年03期
河南科技

高密度电法在溶洞探测中的应用

地下溶洞易引发建筑物沉降、地面塌陷等灾害,为保障安全,在施工前进行溶洞勘察很有必要。高密度电法因其操作方便、探测准确,在溶洞探测中得到广泛应用。通过高密度电...  (本文共4页) 阅读全文>>

《西部交通科技》2022年06期
西部交通科技

移动式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公路隧道溶洞测量中的应用

文章采用三维激光扫描仪对某隧道溶洞进行了三维激光测量与建模分析,在得到溶洞形状和位置信息的同时,大大提高了测量工作效率。工程实践...  (本文共3页) 阅读全文>>

《市政技术》2022年11期
市政技术

隧道与溶洞施工安全距离分析研究

为有效解决隧道穿越岩溶区遇到溶洞时安全距离的确定问题,通过弹性力学的相关理论对隧道与溶洞之间的安全距离进行了研究。利用突变理论确定了岩梁系统发生突变的必要条件,并根据突变特征值和判别准则对隧道围岩稳定性进行判断,并将梁结构简化为固支梁力学模型,在突变理论的指导下求解并建立了溶洞位于隧道上方时的安全距离计算模型。以新建昆渝高铁乐业隧道工程的参数为例,利用ABAQUS软件构建隧道与溶洞施工安...  (本文共8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