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缓刑事政策利于和谐社会构建
刑事政策是一国应对犯罪的方略,是人类理性和社会法制文明程度在刑事领域的集中反映。一个国家的刑事政策与所
(本文共2页)
阅读全文>>
-

- 当代法学
检察机关侦查监督部门在构建和谐社会中要充分发挥好职能作用,科学的分析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
(本文共3页)
阅读全文>>
-

-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毒品犯罪的泛滥成灾,标志着"严打"毒品犯罪刑事政策的局限性。毒品犯罪问题的解决需要跳出传统法学分析方法的桎梏,以一种新的视角和分析方法去探寻毒品犯罪产生的原...
(本文共8页)
阅读全文>>
-

- 西南政法大学学报
对于我国的未成年人犯罪刑事政策而言,当前固守福利主义观或完全转向惩罚主义,都不符合现实。应该由目前一味强调教育、挽救的"从宽"政策,转向建构融惩罚和教育于一体的宽严相济的未成年人犯...
(本文共11页)
阅读全文>>
-

- 山西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民意是指不特定主体通过某种方式表达出来的关于特定事项的相近或相同的倾向性意见或看法,刑事政策的制定者在制定政策时,必须将民意纳入考量范围...
(本文共4页)
阅读全文>>
-

-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国家治理现代化已成为我国当前改革施政的总纲领。法律治理与政策治理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基本技术进路。在犯罪治理体系中,刑事政策兼具法律规则与公共政策的双重属性是现代化治理的理性工具。面对现代化...
(本文共7页)
阅读全文>>
-

- 公安学研究
自1980年至今,我国学者关于刑事政策的研究成果颇丰,尤其是2000年以来,相关研究取得长足发展。在刑事政策基础理论方面,思辨研究逐渐加强,以广义的刑事政策为理论研究的起点,坚持法治与人权保护价值理念,构建起国家与社会双本位的刑事政策模式,全...
(本文共30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