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上掉馅饼” 骗你没商量
打着“扫码中奖送5G手机、平板电脑”的幌子,谎称与运营商合作充值返话费,骗取被害人一次性充值3000元至50
(本文共2页)
阅读全文>>
-

- 西部法学评论
募捐诈骗、骗购经济适用房等被害人目的落空案件引发了诈骗罪可罚性范围的争议。现有学说将被害人目的作为财产损失的计算要素判断被害人目的落空案件的可罚性,但将被害人目的作为财产损失的计算要素会使得财产损失要件认定的规范化程度更高,导致损失数额无法准确计算,突破了犯罪既遂后不能...
(本文共16页)
阅读全文>>
-

- 人民司法
借条和欠条的性质不同,行为人骗取他人财物后出具的借条本质上属于欠条,只能证明双方存在事实上的债权债务关系,无法证明是否存在真实的借贷关系,不能因此认定双方间系民间借贷关系。...
(本文共3页)
阅读全文>>
-

- 国际公关
区别于纯粹的以交易形式为载体的诈骗罪,以捐赠、骗补类诈骗为例的单方给付类诈骗以及混合交易类诈骗目前处于司法实务中解决难、争议大的困境中。虽然实践中对于诈骗罪的认定往往集中于财产概念...
(本文共3页)
阅读全文>>
-

- 人民司法
行为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利用信息优势,通过篡改支付...
(本文共3页)
阅读全文>>
-

- 黄河科技学院学报
在我国对金融行业依旧采取强监管态度的情况下,应坚守保险诈骗罪的秩序法益观,从严打击保险诈骗行为。秩序法益概念界定不清,可借助法秩序统一原理将其还原为实体性法益,以合理界定...
(本文共9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