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梗死怎样治疗?
四川省丹棱县大南街孙先生:我今年62岁,1997年3月患心肌梗死,同时伴有高血压,当时的血压是:高压180mm
(本文共1页)
阅读全文>>
-

- 药物与人
城市的街道上,人来人往,熙熙攘攘,一派繁华的景象。突然,远...
(本文共2页)
阅读全文>>
-

- 中国临床医生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指冠状动脉的供血急剧减少或突然中断,心肌发生的急性缺血性坏死,可引起心律失常、...
(本文共2页)
阅读全文>>
-

- 江苏卫生保健
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在医院度过了急性期后,如果病情平稳,在医生的允许下可回家进行康复治疗。那么,在家应怎样进行自我...
(本文共1页)
阅读全文>>
-

- 医学综述
再灌注心律失常(RA)是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治疗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可以引起严重的临床后果,因此受到广泛的关注。RA发生受多因素...
(本文共3页)
阅读全文>>
-

- 第四军医大学
背景:心肌梗死(MI)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近十余年,基质干细胞(MSCs)疗法为治疗MI带来了新的希望。MSCs可以起到改善病理性心室重塑,增强心脏功能,促进疾病恢复的治疗作用。大量实验证据表明MSCs的治疗能力主要来源于旁分泌机制。MSCs可以在MI部位分泌大量的生物活性因子,调节MI后的病理过程。近期,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EDF)被鉴定出是MSCs分泌的一种主要的多功能细胞因子。然而,MSCs分泌的PEDF在其对MI的治疗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目前尚未报道。在临床试验中自体MSCs移植治疗MI的确切效果尚不肯定。MI患者多为老年人,所以治疗应用的MSCs多来源于衰老的个体。目前对衰老是通过怎样的机制影响MSCs对MI的疗效仍不清楚。在预实验中我们发现来源于衰老个体的MSCs的PEDF表达、分泌显著增高。基于以上理论与新的发现我们提出如下假说:PEDF在MSCs对MI的病理调控过程中可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并且PEDF的年龄相关...
(本文共136页)
本文目录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