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骞出使西域和丝绸之路
西汉王朝时期,我国玉门关和阳关以西、葱岭以东、新疆天山南北等地区叫作西域(广义的西域还包
(本文共2页)
阅读全文>>
-

- 福建师范大学
全球视野是一种观察和思考历史问题的视角,将整个世界视为一个密切相连、不可分割的“网络”,强调构成这一“网络”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互动”与“交往”对历史的驱动作用,它关注的重点逐渐从民族国家和政治问题转向跨国或跨地区的互动现象和非政治问题。因此,在全球视野下,随着“一带一路”倡议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重视,中外交往史也慢慢变成历史学者和初中历史教师研究和教学的重要内容。将全球视野从学术殿堂引入初中历史课堂必将改变学生对中外交往史中诸多问题的认识,转变其观察和分析历史的角度,为重新书写中外交往史奠定基础。本文首先从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介绍了初中中外交往史教学现状,然后以初中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4课《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为例,分析其教学内容,并在全球视野的指导下将这节课分为“丝绸之路”的诞生、友谊之路、宗教之路和新丝绸之路四个部分,详细探讨了全球视野在初中历史教学的具体应用。通过全球视野在初中历史课堂的教学实践,本...
(本文共104页)
本文目录 |
阅读全文>>
-

- 东南亚研究
以史为鉴、创新发展是"一带一路"建设中的重大课题。对古今丝绸之路进行地缘政治比较分析,是完成此课题的创新之举。古今丝绸之路在地缘政治客观情势中存...
(本文共14页)
阅读全文>>
-

- 四川师范大学
经过十余年的修改与探索,2011年,教育部组织颁布了《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2016年,根据“课标2011年版”编写的八套初中历史教科书七年级上册投入全国使用,在这八套初中历史教科书还未完全在中学替代旧教材时,教育部宣布从2017年秋季开始,全国使用统一的初中历史教科书。因此,除“人教版”外,其它七套教科书作为过渡教材,只使用三年,在2019年秋全部过渡到统编教材。初中历史教科书在经历“一纲一本”到“一纲多本”再到“一标多本”后,又再次回到了“一标一本”。全国使用统一的历史教科书,更能反映国家主流的观点,凸显国家意志。论文选取2016年版八套初中历史教科书七年级上册“丝绸之路”一课作为研究对象,对包括“人教版”在内的八套初中历史教科书“丝绸之路”一课进行比较研究。2016年版的八套初中历史教科“丝绸之路”一课的内容编写,既有其相同之处,也有其不同之处。在基于对这八套初中历史教科书的“丝绸之路”课文系统和课文辅助...
(本文共132页)
本文目录 |
阅读全文>>
-

- 文史知识
一我们先重温一首古诗: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首诗我们都非常熟悉,是唐代...
(本文共8页)
阅读全文>>
-

-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
选自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5课。【课程标准】讲述张骞通西域等史实;认识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中的作用。【教材分析】秦汉时期...
(本文共2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