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环境及生态经济系统重建效果好
本报讯(记者冯竞)“还山川一片青山绿水,为库区重塑生态美景”。这是人民的期望,是党和政府的愿望。2001
(本文共1页)
阅读全文>>
-

- 生态学杂志
边坡植被重建是开展生态修复的重要工作,对边坡植被重建效果进行评价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评价指标体系构建、评价指标数据获取和相关标准规范等方面总结边坡植被重建效果评价的研究进展;重点对防护性能、土壤状况、植被状况、景...
(本文共8页)
阅读全文>>
-

- 厦门大学
本文根据航空发动机燃烧室燃烧流场诊断的迫切需求,针对燃烧过程中的温度分布,搭建了 TDLAS测量系统,并引入ART算法,对温度场的二维分布进行了重建。主要内容和结果如下:(1)根据TDLAS技术的谱线选择原则,选取了 H20的两条吸收谱线7203.89cm-1和7306.75cm-1作为测温谱线对。基于直接吸收法,搭建了 TDLAS实验系统,实验采用时分复用的方式,设计了两路光线垂直交叉穿过被测流场的实验,并利用Python编写的程序对实验数据进行了一系列处理,计算出温度值。利用热电偶对测量的温度进行了比对,验证了该系统具有一定的精度和可靠性,并分析了误差的影响因素。(2)为达到重建燃烧场二维平面温度分布的目的,引入了代数迭代算法(ART),并详细介绍了 ART算法的实现过程。基于此算法,进行了一系列的数值模拟,得出了如下几个结论:1)当网格数量一定时,光线数量越多重建效果越好;2当被测区域网格一定且光线数量相同时,划分网格越密...
(本文共92页)
本文目录 |
阅读全文>>
-

- 兰州交通大学
自然灾害灾后恢复重建是支持和帮助发生自然灾害的地区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的重要手段。评价恢复重建效果与重建规划目标间以及不同主体预期需求差距是灾后恢复重建效果评价的核心目标。本研究针对重特大自然灾害,收集灾害信息、灾害损失信息和相关的恢复重建总体规划,了解规划编制的依据、编制的内容和规划编制的特点,筛选出灾区灾后恢复重建效果评价的一级和二级评价指标体系,对各级指标进行解释及利用遥感监测和实地调研等手段对各指标完成度进行计算;以“8·7甘肃舟曲特大泥石流”灾后恢复重建情况进行实证分析,利用ISM(解释结构模型)对一级指标进行定量结构分析,建立多层递阶结构,确定指标上下级之间的关系;运用AHP(层次分析法)对重建效果评价指标的影响力进行排序,得到评价指标权重集;采用模糊统计法确定指标体系的隶属矩阵,通过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对灾区恢复重建效果进行定量评估。主要结论如下:(1)构建以人为本、以区域可持续发展为长远目标,以经济发展、社会和谐...
(本文共65页)
本文目录 |
阅读全文>>
-

- 西南财经大学
当今世界自然灾害频发,无论是发生在日本东海岸的特大地震及其相伴随的海啸和核泄漏,还是汶川特大地震都造成了重大的人员伤亡和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有效的实行灾害管理是减少灾害损失、促进区域发展、国家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措施,而灾后重建是灾害管理的重要环节和过程,科学全面地进行灾后重建评估是评价灾情恢复、评估重建效果、衡量一国减灾灭灾、紧急救援水平的重要方法。本文先阐述论文的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在梳理与本文相关的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基础上,找出国内有待研究的方向和内容;进一步,对自然灾害灾后重建相关内容、我国自然灾害灾后评估现状进行梳理,得出自然灾害灾后评估的评估内容和指标体系的建立,将该内容作为本文研究主要内容。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借用汶川地震灾后贫困村恢复重建年度综合评估实地调查报告中取得的数据,从农户满意度的角度,通过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对汶川地震灾后重建效果进行整体评价。
(本文共67页)
本文目录 |
阅读全文>>
-

- 北方工业大学学报
FCSA(Fast Composite Splitting Algorithm)是一种用压缩感知理论进行MR重建的有效算法,它在重构时间和图像重...
(本文共6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