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染废水中染料脱色及污染物生物降解技术
印染废水中染料脱色及苯胺类污染物生物降解技术主要是利用高新生物技术研究印染废水中染料脱色及脱色后的产物、苯
(本文共1页)
阅读全文>>
-

- 东北林业大学
铜是工业生产中的重要原料,与金和银等贵金属相比,天然储量高,价格低廉,在实际应用中更具优势。纳米铜粒子(CuNPs)比表面积大,催化性能出色,广泛应用于乙炔制备等化学生产中。研究发现晶粒尺寸在10-110 nm的纳米铜材料拉伸力学性能良好,其屈伸强度比一般退火工艺制得的20μm的铜材料高900%,比普通铜材料高8%以上。纳米铜可以附着在合金表面改善电荷转移速度,提高合金的导电性能。鉴于纳米铜在力学、电学和化学等领域的特异性能和极大的潜在应用价值,纳米铜材料相关的研究受到广泛关注。本研究利用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HLS合成CuNPs,并探究CuNPs的合成部位与合成条件,对粒子进行透射电镜(TEM)与X射线衍射(XRD)表征鉴定。菌株合成的CuNPs具有过氧化物酶活性,探究CuNPs过氧化物酶活性最佳条件,可以对葡萄糖的浓度进行检测;同时探究CuNPs脱色活性亮蓝、刚果红、靛蓝胭脂红和结晶紫效...
(本文共58页)
本文目录 |
阅读全文>>
-

- 石河子大学
印染废水结构复杂,色度大,生物可降解性差。目前主要应用的生物处理技术活性污泥法存在污染物去除不完全,脱色效果较差,容易出现污泥膨胀等问题。近年来,随着对染料脱色真菌的广泛研究,真菌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但其存在降解能力单一,工业化应用困难等问题。蒽醌和偶氮类染料是目前广泛使用的两类合成染料,因此本文组合蒽醌染料脱色曲霉Aspergillus sp.XJ-2(CGMCC12963)和偶氮染料脱色曲霉Aspergillus sp.TS-A(CGMCC 12964)进行混合染料的脱色研究,结果如下:(1)染料降解途径的研究:染料降解广谱性研究表明TS-A对多种偶氮染料,XJ-2对多种蒽醌染料有很好的脱色降解效果。其中,XJ-2对蒽醌染料分散蓝2BLN(50 mg/L)可在120 h内实现93.3%的脱色率。以分散蓝2BLN为目标染料,利用紫外-可见光谱(UV-vis)、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气相色谱-质谱(GC-MS)检测X...
(本文共70页)
本文目录 |
阅读全文>>
-

- 山东轻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本文系统介绍了染料按化学结构及应用的分类、染料...
(本文共5页)
阅读全文>>
-

- 微生物学通报
【目的】从印染污水处理厂污泥中筛选孔雀石绿脱色菌,并分析比较染料脱色前后毒性。【方法】采用平板稀释涂布法筛选分离纯化菌株,通过扫描电镜、16S r RNA基因序列分析对菌株进行初步鉴定,采用蚕豆根尖微核毒性试验和小球藻毒性试验对染料脱色前后毒性进行分析。【结果】从印染...
(本文共8页)
阅读全文>>
-

- 环境科学与管理
以颗粒状活性炭为吸附载体,对两种单体生物染料进行脱色吸附实验研究。通过实验确定出最佳优化条件:活性炭用量80 g/L,溶液pH值约为5.5,溶液最佳温度为35℃,搅拌速度为15...
(本文共3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