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中国的土壤侵蚀预报模型
2008年11月26日,“北京市土壤侵蚀模型及应用研究”通过了市科委组织的验收。此研究是北京市科委科技计划
(本文共2页)
阅读全文>>
-

-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川中丘陵区是长江上游人口稠密的农业区之一,由于自然和人为因素导致该区水土流失面广、强度大、侵蚀率快,是长江上游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该区农业机械化程度比较低,精耕细作管理方式比较普遍,且本区水土流失监测数据和科研资料缺乏,急需坡耕地侵蚀强度、流域泥沙输移比的可靠资料。核素示踪技术估算侵蚀速率在国际上应用比较成熟,而WEPP模型在该区土壤侵蚀预测预报上的应用还需要进一步验证和探究,两种方法的联合评价将对WEPP模型在该区的适用性及该区传统耕作措施和管理措施对土壤空间再分布的影响提供参考。论文选择川中丘陵区内江上桥小流域为案例研究对象,主要应用核素示踪技术(~(137)Cs和~(210)Pb_(ex))和WEPP模型来研究坡面尺度水蚀、传统耕作措施和管理措施对土壤在坡耕地内空间再分布的影响;并分析了该小流域的泥沙来源及泥沙平衡,查明了小流域泥沙输移比。主要结论如下:1)利用~(137)Cs和~(210)Pb_(ex)核素示踪技术...
(本文共98页)
本文目录 |
阅读全文>>
-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土壤侵蚀预报研发将为土壤侵蚀评价和水土保持方案制定提供强有力的科学依据。目前在世界范围内,WEPP在陡坡地形区适用性评价研究较少;在我国WEPP模型在不同农物和草地条件下的适用性评价研究仍是空白。本论文利用黄土丘陵区安塞水土保持科学试验站1985-1992年15个径流小区62场上千次径流泥沙实测资料,对WEPP(坡面版)在黄土丘陵区的适用性进行进行了评价,其研究成果不但拓宽了模型的应用范围,而且也为建立适用于我国特殊环境的侵蚀预报模型提供思路和方法。论文主要结论如下:1.建立了运行WEPP模型所需要的气候文件、坡长和坡长文件及作物管理文件。通过对WEPP模型土壤参数敏感性的分析,标定了的不同坡度和不同坡长裸露坡面条件下三个重要土壤参数。对于不同坡度条件,标定的有效水力传导系数、土壤临界剪切力和细沟土壤可蚀性分别为19.3mm/h、2.6 Pa和0.025 s/m。对于不同坡长条件,标定的有效水力传导系数、土壤临界剪切力和细沟土壤...
(本文共120页)
本文目录 |
阅读全文>>
-

- 水土保持研究
土壤侵蚀模型研究是土壤侵蚀学科的前沿领域和水土保持规划的有效手段。概述国外水蚀预报模型的研究进展,并详细述评了国外水蚀预报的经验模型、物理过程模...
(本文共12页)
阅读全文>>
-

- 城市地理
土壤侵蚀模型对现在的经济建设发展有着重要作用,模型可以预测水土流失情况、配置水土保持措施、优化利用水土资源。根据土壤侵蚀模型发展过程的特征...
(本文共2页)
阅读全文>>
-

- 四川林业科技
对国内外有关土壤侵蚀模型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分析了物理模拟过程模型、动力学模拟模型和因子分析模型3个土壤侵蚀模...
(本文共3页)
阅读全文>>
-

- 宁夏农林科技
以国外土壤侵蚀模型的发展情况为研究对象,将国外土壤侵蚀模型的发展按照研究重点的不同分为3个阶段,分别为土...
(本文共2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