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科学家发现染色质重塑与膀胱癌关系
本报深圳8月8日电 (通讯员刘旭林 记者刘传书)我国科学家研究指出,染色质重塑异常可能是导致膀胱癌发生的
(本文共1页)
阅读全文>>
-

- 烟草科技
1月31日,国际学术期刊《科学》(Science)在线发表了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和生物医学研究院研究员徐彦辉课题组题为《人源BAF复合物结合核小体的结构》("Structu...
(本文共1页)
阅读全文>>
-

-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染色质重塑复合体(chromatin remodeling complexes)通过具有ATPase活性的亚基水解ATP释放能量,通过改变核小体"构象"(包括核小体重定位、核小体滑动和核小体替换等)而改变DNA的"可及性"(acce...
(本文共15页)
阅读全文>>
-

- 浙江大学
研究目的: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NSC)可以定向分化为少突胶质前体细胞(Oligodendrocyte Precursor Cell,OPC),再进一步分化为形成髓鞘的成熟的少突胶质细胞,起到支撑并包裹神经轴突的作用。其中发育时期的OPC在少突胶质细胞成熟并髓鞘化过程中非常重要,而成年的OPC同样在髓鞘损伤后修复的过程中扮演了关键的角色,因此明确OPC分化的调控网络可以为以OPC为靶细胞治疗脱髓鞘疾病的策略提供理论基础,以及为该策略指导下的特异性药物开发研究方向。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表观遗传修饰在细胞的命运决定、细胞的增殖分化过程中均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其中,ATP依赖的染色质重塑家族SWI/SNF复合物组分Brg1在小鼠神经发育过程中非常重要。Brg1可以通过结合Olig2启动子来调控NSC向pri-OPC的定向转化过程,在pri-OPC阶段敲除Brg1可引起严重的髓鞘形成障碍,而在晚期O...
(本文共128页)
本文目录 |
阅读全文>>
-

- 清华大学
SWI/SNF复合物是一类多亚基复合物,可以利用ATP水解的能量进行染色质重塑。它们通过改变核小体的结构,在DNA的复制、转录、修复、重组等过程中发挥重要调控作用。长期以来,人们致力于研究这类蛋白的功能及其作用机理,但由于没有高分辨率的结构信息,人们的认识还比较局限。本文的研究目的是利用多种生物物理和生物化学手段探究SWI/SNF染色质重塑复合物的结构及其工作机理。首先我们通过晶体学的方法解析了MtSWI/SNF复合物核心亚基Snf2的结构,衍射分辨率达到2.3埃。结构显示,Snf2蛋白中的两个RecA结构域通过疏水相互作用排列在一起。通过生化分析,我们鉴定出几个保守的DNA结合位点,这些DNA结合位点分别朝向溶剂区不同方向;ATP水解所需元件(motif I和VI)也都朝向相反的方向。这说明Snf2蛋白本身处于非激活状态并且时刻准备着与底物结合。当Snf2蛋白结合底物核小体时,两个RecA结构域之间会发生较大的构像变化,蛋白被...
(本文共117页)
本文目录 |
阅读全文>>
-

- 吉林大学
表观遗传调控主要分为四种方式:DNA甲基化,非编码RNA作用,染色质重塑和组蛋白修饰。INO80作为一类染色质重塑酶,能够利用水解ATP产生的能量改变染色质结构,包括引起DNA在核小体上的滑动和经典组蛋白与组蛋白变体之间的置换。H2A.Z是经典组蛋白H2A的一种变体,结构的改变导致其与DNA结合能力的差异,它广泛分布在染色质上特殊的位点行使相应的特异功能。MOF作为一类组蛋白乙酰化酶,可以乙酰化组蛋白H4的N端尾巴。目前,人源INO80是否能够置换H2A.Z与H2A,置换后又发挥什么样的功能作用,MOF对组蛋白H4的乙酰化又是怎么参与染色质活动,尚不清楚。我们从Hela细胞中纯化鉴定出具有重塑活性的INO80复合物,通过体外核小体置换反应证实INO80可以将H2A.Z从重组核小体中置换出。而在体外已被证实失去核小体滑动催化活性的INO80突变体(INO80E653Q),在我们的实验中同样也失去了对H2A.Z的置换活性,从而进一步...
(本文共97页)
本文目录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