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玉米供应不足将成长期趋势
本报讯(记者 钟燕平)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和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CIMMYT)共同组织、
(本文共1页)
阅读全文>>
-

- 山西农业科学
对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International Maize and Wheat Improve...
(本文共4页)
阅读全文>>
-

- 杂粮作物
按CIMMYT试验设置,对其提供的20个优质蛋白玉米(QPM)杂交种进行品比试验,从中鉴定、筛选出与当地普通玉米产量相当,抗逆性强,适应性较好...
(本文共3页)
阅读全文>>
-

- 青海农林科技
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 (CIMMYT)是一个由国际社会资助的、非盈利性的科学研究机构和培训机构。该中心一直致力于帮助发展中国家提高...
(本文共2页)
阅读全文>>
-

- 甘肃农业大学
小黑麦是人类创造的第一个新作物。小黑麦从发现到现在才一百多年,在生产上试种推广还不到40年,世界小黑麦种植面积2002年已达327.50万hm~2,遍及欧、亚、非、美和大洋州,面积和产量已经达到或超过了亚麻、芝麻和绿豆。小黑麦可以作粮食、饲草、啤酒、保健品、和生物能源。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由于小黑麦抗病,抗逆性强、耐酸碱、适应性广,生物产量高和营养品质好,相对节水、省肥,不打或少打化学药剂,可降低成本,提高效益,是比较好的绿色食品和饲料。试验以我院2002年以来,从CIMMYT引进的第34届、35届、36届国际小黑麦选种圃和35届国际小黑麦产量圃中的41个小黑麦新品系为供试材料,着重对引进小黑麦新品系的产量、农艺性状、抗旱性、籽粒灌浆特性、抗条锈病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为我省中部引进、推广应用CIMMYT育成的小黑麦品种(系)提供一些初步的理论参考和依据。通过试验研究,得出如下结论:小黑麦新品系的产量明显高于当地对照,在三年旱地、两年...
(本文共59页)
本文目录 |
阅读全文>>
-

-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株高是影响小麦产量的重要农艺性状。本研究对从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CIMMYT)新引进的152份合成小麦在3个环境下的株高进行了观察和统计,并利用55 K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芯片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WAS,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以挖掘与株高相关的新的遗传位点。结果表明:合成小麦株高呈正态分布,变异丰富。不同环境下的平均株高为97.9 cm,显著高于栽培小麦(70.5 cm),但低于黄淮麦区农家小麦(114.8 cm)。方差分析显示3个环境下,株高在基因型之间都表现出极显著的差异。3个环境下联合方差分析发现株高表型在基因型、环境以及...
(本文共14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