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寅恪在中大的最后岁月
在中山大学历史系的会客厅里,陈门弟子、现已年过七旬的蔡鸿生教授和正在病中修养的姜伯勤教授接受了记者的采访,用
(本文共3页)
阅读全文>>
-

- 觉悟
陈寅恪曾对他的研究生石泉说过一件留学时代的趣事:有一天晚上,陈寅恪走进柏林一家华...
(本文共1页)
阅读全文>>
-

- 书屋
清华国学院"四大导师"中,相对于梁启超身份及兴趣的多样性,其他三位的学者身份更加单纯,而陈寅恪因很少介入社会...
(本文共4页)
阅读全文>>
-

- 书屋
1927年6月2日上午,清华国学研究院导师王国维(1877—1927)在颐和园内的鱼藻轩前自沉于昆明湖。在其内衣口袋内发现遗书...
(本文共4页)
阅读全文>>
-

- 文史杂志
天才成群地来1917年8月,陈寅恪与湖南省公署的其他两位科长林祖涵(即林伯渠)、熊崇煦一道,毅然辞去政府公职,申请公费游美留学。此时第一次世界大战虽说激战正酣,但大洋彼...
(本文共5页)
阅读全文>>
-

- 文史杂志
坚持中国文化本位论有一点还须注意:即陈寅恪的比较研究虽然反映出较强的德国东方学传统,但在本质上却具有中国文化本位的坚定立场。这一点,是与包括德国东方学在内的欧美日东方学迥然不同的。西方的东方学皆视包括佛教在内的东...
(本文共6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