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曲激烈对抗的戏剧
在尼采逝世百年之际,我与陈永国合编了《尼采幽灵──西方后现代语境中的尼采》一书。本文
(本文共2页)
阅读全文>>
-

-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
早在20世纪30年代末,尼采哲学便已进入法国,但在黑格尔主义、存在主义等总体性哲学话语的影响下,并未受到广泛关注。自20世纪60年代起,当无产阶级的行动主体与总体历史无法立即兑现、非阶级化的多元主体及其自主实践频发时,法国新马...
(本文共11页)
阅读全文>>
-

- 世界哲学
尼采的"怨恨"精神指的是奴隶道德的隐型特质,其呈现样态多种多样,但它的本性却始终隐而不显。在尼采哲学中,怨恨精神与原初生命力的状态密切相关,其真正的发端在于"无力":生命力的...
(本文共8页)
阅读全文>>
-

- 世界宗教文化
尼采的诗《最后的意志》彰显了权力意志的信仰尺度——狄奥尼索斯反上十字架的人。这种貌似敌对、实为同盟的关系源于欧洲虚无主义的历史危机,它揭露了叔本华所代表的现代意识形态...
(本文共7页)
阅读全文>>
-

- 四川戏剧
本文重点诠释了中期尼采所提出的"路标艺术"概念。首先从文本细读出发,详细爬梳中期尼采基于肯定艺术的立场所提出的路标艺术的具体内涵,指出路标艺术聚焦于描绘美感现实,流露着冷静、和谐、适度与比例恰当的艺术之美,能够塑造出具有科学乐观...
(本文共7页)
阅读全文>>
-

- 教育学报
《不合时宜的考察》是早期尼采继《悲剧的诞生》之后发表的批判德国现代文化和教育的四本小书的合集。前两个考察指出德国文化庸人阻碍了真正的德意志文化的复兴,探讨了其心灵形成的病理,认为过度的历史知识和历史教育摧毁了其生命所必需的幻象,窒息了他们生命的创造力;...
(本文共17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