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泽克与乔姆斯基之争
有个老笑话说,盎格鲁-撒克逊哲学家会指责大陆哲学家不够清晰(beinginsufficientlyclear),而大陆哲学家
(本文共2页)
阅读全文>>
-

- 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
关于思想家乔姆斯基与齐泽克的论战,如果比支持两人中的某一方更好,那为什么不同时拥抱两者并对监视丑闻进行一种左翼的批判呢?对身处左翼阵营的我们来说,支持任一方都意味着一次自我损耗,而我们可把精力放在更有用的方面。所以我认为...
(本文共8页)
阅读全文>>
-

- 雅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当今美术教育领域,有这样一种美术教育价值取向:重“人”而非重“技”的美术教育,将关注的目光落在了人类自身...
(本文共2页)
阅读全文>>
-

- 南方论丛
齐泽克(Slavoj■i■ek)曾在一次访谈中,明确表明他对9.11事件及其所带来的社会政治效应的态度:"我认为也许听上去有点自相矛盾,但在这样一个巨大的震撼性事件之后,我们应该鼓足勇气问一句,它真的是一种致命的打击吗?我会说,不是的!我认为,需要把重点放在这件破坏性事件是如何被意识形态所利用了。"齐泽克的态度相当明确,9.11事件是被意识形态所利用的社会政治...
(本文共12页)
阅读全文>>
-

- 读书
"齐泽克现象",当然是指其席卷全球、褒贬不一的理论影响力。即便在中国,自从二○○二年《意识形态的崇高客体》被翻译成中文,十余年来齐泽克著作被翻译成中文的数量之多和速度之快,...
(本文共5页)
阅读全文>>
-

- 文艺理论研究
出版社:暨南大学出版社出版日期:2019年6月本书以唯物史观与辨证法解读齐泽克思想,回顾了从康德、黑格尔、马克思到弗洛伊德、拉康诸位西方思想家...
(本文共1页)
阅读全文>>
-

- 山东社会科学
齐泽克从精神分析视野出发指出了马克思《资本论》中有关资本的分析陷入了模棱两可的境况:一方面马克思将资本视为异化的实体;另一方面却又将资本视为主体的实体。通过深入考察,本文认为二者在概念内涵、交换逻辑、与无产阶级革命的联系等方面存在着显著的差别。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卢卡奇将无产阶级意识的产生和无产阶级作为历史主体—客体的统一的确认建立在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的普遍的物化结构之上,并认为无产阶级只有通过有意识的革命运动...
(本文共9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