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大地震致福岛等地出现大范围地面沉降

新华社东京4月15日电(记者蓝建中)日本国土地理院14日宣布,对在3月11日大地震中严重受灾的岩手、宫城和福岛  (本文共1页) 阅读全文>>

《上海国土资源》2022年04期
上海国土资源

江苏常州地区地面沉降变形特征与生命过程研究

系统分析了江苏常州地区近40年的地面沉降分层标沉降与水位监测数据,掌握了地下水禁采前后的土体变形特征。1983-2005年地面沉降主要层位为第二承压隔水顶板(累计压缩327.74 mm,占比58.3%)与第二承压含水砂层(累计压缩68.34 mm,占比12.2%);1995-2001年第二承压含水砂...  (本文共7页) 阅读全文>>

《油气田地面工程》2022年11期
油气田地面工程

地面沉降对燃气管道安全影响研究

地面沉降是我国常见的地质灾害,地面沉降后会挤压埋地燃气管道,严重威胁管道的安全运行。为研究地面沉降对管道造成的影响,基于埋有燃气管道地面的沉降现状,分析埋地燃气管道受力特征,修正管道力学理论计算模型,开展了地面沉降下的埋地燃气管道数值模拟,对管道应力计算结果和数值...  (本文共9页) 阅读全文>>

《华北自然资源》2022年06期
华北自然资源

太原市小店区地面沉降风险评价及风险管理

文章通过对地下水开采、粘性土厚度、城市建筑荷载与地面沉降的关系分析,结合区内实际情况,选取地面沉降速率、累计沉降量...  (本文共3页) 阅读全文>>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2023年01期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近场动力学理论在区域地面沉降建模中的应用研究

地面沉降是由自然和人类活动共同作用导致的缓变性地质灾害,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以往地面沉降在建模时需要地裂缝等不连续结构的位置、走向、深度等信息,在构建微分方程模拟时需假设模型连续,这对开展地面沉降-地裂缝-地面塌陷一体化模拟带来一定的局限性。于2000年出现的近场动力学理论提出以积分形式描述材料受力过程,方法具有无需先验知识与连续性假设的优点,在材料的疲劳、损伤、...  (本文共14页) 阅读全文>>

《城市勘测》2021年06期
城市勘测

小基线技术在玉溪市的地面沉降研究

地面沉降是制约城市化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进行地面沉降监测具有现实意义。SBAS-InSAR技术能够有效克服时空去相干和大气效应的影响,连续获取高精度的微小形变信息。本文利用SBAS-InSAR技术监测玉溪市的...  (本文共7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