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清华生命学院戴俊彪研究组发文报道酿酒酵母十二号染色体的设计合成

本报讯(通讯员 李春园 李冰淞 李天一 秦琴 张维民)3月10日,生命学院戴俊彪研究组在《科学》上发表题为  (本文共1页) 阅读全文>>

权威出处: 新清华2017-03-17
《食品与发酵工业》2022年04期
食品与发酵工业

优良本土酿酒酵母的酿酒特性及产香能力初析

酿酒酵母产生的多种挥发性物质影响葡萄酒的香气风格,筛选本土酿酒酵母对改善葡萄酒同质化有积极作用。以13株不同来源的酿酒酵母和1株商业对照为试验菌株,对供试酵母的酒精耐受性、嗜杀性、产硫化氢能力及生长曲线进行了测定。随后在模拟汁中探究酵母的发酵特性,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solid-phase m...  (本文共7页) 阅读全文>>

《食品科学》2021年14期
食品科学

4株本土非酿酒酵母的发酵特性

对分离于我国3个葡萄酒产区的葡萄汁有孢汉逊酵母(Hanseniaspora uvarum)CVE-HU36、葡萄园有孢汉逊酵母(H. vineae)CVE-HV6、美极梅奇酵母(Metschnikowia pulcherrima)CVE-MP20和陆生伊萨酵母(Issatchenkia terricola)CVE-IT8共4株非酿酒酵母菌株进行纯种发酵实验,以酿酒酵母BDX为对照,比较4株非酿酒酵母的发酵和产香特点。结果表明,4株非酿酒酵母菌株中CVE-HV6...  (本文共8页) 阅读全文>>

《云南化工》2020年08期
云南化工

不同磷源对酿酒酵母发酵代谢产物的影响

以酿酒酵母菌为培养对象,通过液体培养基中不添加磷,以磷酸盐形式添加磷源、以磷酸形式添加磷源,验证磷源以及不同磷源对酿酒酵母发酵的影响。结果表明:酿酒酵母发酵72 h后,不添加磷、添加磷酸盐、添加磷酸培养基的二氧化碳产生量分别为9.67、11.12、11.65 g/L,发酵液中残糖量18.08、10.16、8.627 g/L;发...  (本文共3页) 阅读全文>>

《食品与发酵工业》2020年22期
食品与发酵工业

非酿酒酵母在葡萄酒混菌发酵中的应用及其挑战

果酒因其酒精度低、香气丰富、营养价值高受到消费者的喜爱,但果酒酿造过程普遍采用酿酒酵母,由此生产出的果酒风味同质化现象严重。由于非酿酒酵母可以提高果酒的风味复杂度,其与酿酒酵母的混合发酵方式逐渐成为果酒酿造领域的热点,但是关于酿酒酵母和非酿...  (本文共5页) 阅读全文>>

《中外酒业·啤酒科技》2017年13期
中外酒业·啤酒科技

金属阳离子对酿酒酵母J-31发酵影响研究

本实验通过对酿酒酵母发酵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梯度的Mg~(2+)、Ca~(2+)、Fe~(2+)、Cu~(2+)及不同比例浓度的Fe~(2+)和Cu~(2+),测定酿酒酵母的乙醇产量和菌体生物量的变化。结果表明,与空白发酵液相比,四种金属离子均有利于酿酒酵母J-31的生长,并且Fe~(2+)和Cu~(...  (本文共7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