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实依法治国的基础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普法是基础。自“三五”普法教育开展以来,全省有2284万多
(本文共1页)
阅读全文>>
-

- 法制博览
立法法修正案的颁行赋予了设区的市制定地方性法规的权力,而怎样做到科学立法和民主立法,把地方立法置于一个较高...
(本文共3页)
阅读全文>>
-

- 中国价格监管与反垄断
10月26日至31日,海南省物价局与中国政法大学合作举办的海南省价格监督检查与反垄断执法培训班在海口举行。中国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贾文华致辞,省价格监...
(本文共1页)
阅读全文>>
-

- 法学杂志
全面依法治国,核心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关键在于坚持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
(本文共9页)
阅读全文>>
-

- 上海人大月刊
3月8日、10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分别听取全国人大常委会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过去5年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
(本文共2页)
阅读全文>>
-

- 长沙理工大学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作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和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为了更好地推进我国全面依法治国进程,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重温邓小平法制思想,深度挖掘其法制思想精髓,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和现实价值。邓小平法制思想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法制的基本理论,汲取了中国传统法制思想精华,顺应了战后世界范围内恢复法制建设的历史潮流,总结了我国法制建设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适应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迫切需求,并随着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完善。邓小平法制思想内容丰富,在健全法律体系、实现司法公正、完善法律监督、坚持依法办事和加强法制教育等方面都有论述,这些思想充分体现了民主与法制的辩证统一、经济建设和法制建设协调发展的原则、党的领导与法制建设的统一。邓小平法制思想开创了我国法制建设的新局面,对当前全面依法治国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这些价值具体体现在:奠定了全面依...
(本文共53页)
本文目录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