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珍贵史料
珲春位于我国吉林省东部,东南与俄罗斯接壤,西南与朝鲜交界,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清代先后在该地设立协领和副
(本文共1页)
阅读全文>>
-

- 满族研究
清朝为调整畿辅驻防体系,加强长城沿线的八旗驻防,于乾隆八年,改山海关总管为山海关副都统。至此,山海关副都统成为山海关八旗驻防的最高军事将...
(本文共7页)
阅读全文>>
-

- 兰台世界
古城金州,历史上是辽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及军事中心,是进入辽南的咽喉要道,系兵家必争之地,它以其特...
(本文共1页)
阅读全文>>
-

- 满族研究
呼伦贝尔地区地处内蒙古自治区东部 ,清朝时期隶属于黑龙江将军 ,设副都统衙门管辖该地 ,其下有新巴尔虎旗、陈...
(本文共1页)
阅读全文>>
-

- 满族研究
呼伦贝尔副都统衙门 ,其得名 ,盖因此地有池二 ,一曰“呼伦”,一曰“贝尔”。此地水草丰茂 ,适放牧 ,多为蒙古...
(本文共1页)
阅读全文>>
-

- 内蒙古大学
1911年10月10日爆发的武昌起义引起了席卷全国的革命浪潮。清王朝统治下的外藩蒙古喀尔喀部宣布“独立”,呼伦贝尔蒙旗官员则最先响应外蒙古“独立”。1911年12月,呼伦贝尔宣布“独立”。就呼伦贝尔问题,中俄双方进行多次交涉,最终于1915年11月6日,签订《中俄呼伦贝尔条件》,呼伦贝尔取消“独立”,将其改为高度“自治”的“特别区域”。呼伦贝尔取消“独立”后,民国政府采取一系列安抚政策,使该地区政局稳定下来。1917年,巴布扎布余部占领海拉尔,建立“提督府”。呼伦贝尔蒙旗官组织民兵在俄国护路部队的协助下,收复海拉尔。除此之外,原属呼伦贝尔索伦左翼之陈巴尔虎部落呈请划离索伦左翼。于1918年12月设立陈巴尔虎旗。从而,改变了呼伦贝尔地方原有的五翼总管旗的行政格局。在俄国十月革命爆发后,俄国白军将领谢米诺夫在日本人的支持下,利用贝加尔地区布里亚特蒙古人的民族运动与俄国红军对抗。这不仅对呼伦贝尔政局产生重大影响,也促使呼伦贝尔当局取消...
(本文共66页)
本文目录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