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存在论
本论文旨在以构建中国新的哲学文化和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为“问题意识”,力图把自己的研究置于这一问题域中,从而使自己的哲学思考跟上学界跳动的脉搏。生活于特定历史条件和哲学资源背景下的哲学工作者,其任何哲学思考,只能解决自己时代的精神困惑。因为任何问题只能当它需要解决,并具备了解决的条件之后,解决才会真正发生。正是基于此种理念,本论文以本体论为切入点,抓住生态文化景观兴起这个新的理论生长点,通过对本体论概念和本体论哲学历史流变的考察,通过对马克思哲学本体论研究主要范式的反思,提出了马克思哲学应是生态存在论的论断。具体来说,本论文由导论、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和结语构成。第一部分,即导论。首先论述了该选题的由来,并对新世纪中国哲学的走向和马克思哲学的中国化进行了简要的分析。论文认为要建构新世纪的中国哲学,需要解决好三个方面的事情:回到哲学自身的逻辑,在“爱智慧”的地平线上融合“中、西、马”;贴近事物的本真存在,创
(本文共147页)
本文目录 |
阅读全文>>
-

- 山东社会科学
工具理性批判使现代性批判理论陷入困境,并造成了主体的严重异化,使现代主体的总体性陷入失落的境地,因为现代性批判理论用来批判的规范基础总是那种已被现代意识超越的形而上学或宗教的实体理性观,这种理性观是对以主体性哲学为基础的现代性的反思,既不能展示启蒙现代性理想的规范内容,也不能揭示现代性在资本主义现代化过程中的矛盾和特殊限制,更不能明确提出现代性合理潜能实现的途径。因此必须重建现代性批判理...
(本文共6页)
阅读全文>>
-

-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
曾繁仁的生态存在论美学是对传统二元对立思维和"人类中心主义"、"艺术中心主义"的有效消解,其理论关注焦...
(本文共5页)
阅读全文>>
-

-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每一个民族都有一套属于自己认识世界的知识体系,这种知识体系在传统社会中,由于交...
(本文共1页)
阅读全文>>
-

- 安徽大学
生态美学观是在后现代经济与文化背景下产生的一种新的美学观念。由于其强烈的现实性,今天的生态美学已经成为文艺美学的热点话题。我国已经有不少学者作过这方面的专门论述,而在这诸多各异的声音中,曾繁仁先生的生态存在论美学观尤为值得重视。曾繁仁以儒释道各家的生态美学智慧、马克思主义唯物实践观等中西方哲学与美学思想为理论基础,创造了其独具一格的生态存在论美学观与生态美育思想。他的生态美学观使当代美学实现了由认识论到存在论,由人类中心主义到生态整体主义的过渡。笔者看来,曾繁仁先生对生态美学的研究为我们当代美学的发展开辟了一个新的视角,开启了一个新的篇章。他的生态美学理论具有非常深刻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文首先从生态美学产生的背景出发,论述了生态美学出现的经济、文化哲学与文学缘由。其次,在生态美学的中西方理论来源这一章,笔者指出了曾繁仁从儒释道各家及国画等中国传统文化中所发现的生态美学智慧,以及从马克思主义唯物实践观与西方海德格尔存在论、环境美学...
(本文共56页)
本文目录 |
阅读全文>>
-

- 鄱阳湖学刊
曾繁仁先生的美学研究涵盖美学基本原理、西方美学、文艺美学、审美教育、生态美学五个主要领域。在生态美学研究方面,曾繁仁先生创立了"生态存在论美学",并把生态存在论美学观运用于审美教育研究之中,形成一种新的"生态存在论美育观"。曾繁仁先生在生态美学研究领域中不断探索,以期能够找到一种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的生态美学,或"生态存在论美学...
(本文共14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