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保护项目对大熊猫栖息地和当地社区的影响
生态系统为人类提供了赖以生存的物质条件,随着人类对自然的过度索取,生态系统退化已经成为全球性的问题,不仅对于人类自身,也对其他物种的生存造成了巨大威胁。近几十年来,生态系统发生巨大变化的同时,贫困问题也日益成为现代社会面对的巨大挑战。世界上最贫困人群所依赖的资源受到全球性环境问题的影响最大,这些人群最容易陷入到“生态系统退化—贫困陷阱”之中,在这一陷阱之中贫困与生态系统退化形成了恶性循环。与地球上的许多其它物种一样,大熊猫由于栖息地的丧失和退化而受到了严重威胁。虽然我国在大熊猫的主要栖息地建立了自然保护区网络以保护这一濒危物种,但是仍然有一半的大熊猫栖息地处于保护区之外,相对于保护区中的栖息地,这部分栖息地受到的人为干扰更多。在社会经济层面上,这些地区多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老少边穷地区,因此如何将保护和恢复大熊猫栖息地与帮助当地群众尽快摆脱贫困进行有机结合,达到保护与发展的双赢,成为当前十分紧迫的任务。本文以平武县木皮藏族乡为研
(本文共88页)
本文目录 |
阅读全文>>
-

- 中国海洋大学
北极作为一个统一的区域性生态系统,主要的特征是脆弱性和较弱的自我修复及调节能力。北极自然条件恶劣,生态资源匮乏,人口承载力低;在受到外界干扰时,极易发生生态变化甚至突变,并失去生物再生能力,使得生态进一步恶化。由于北极地区对于全球其他地区的气候变化具有放大作用,北极变暖的速度比全世界平均变暖的速度快两倍。北极地区的生态系统发生的变化,对北极的大气、海洋、海冰、冰盖、积雪、永冻土以及当地的物种种类和数量、食物链、生态系统以及人类社会都产生了影响。北极的海洋冰层萎缩、冰川融化、植被发生变化,其中冰层融化将造成海平面上升;而不易分解的有机污染物(POP)长久存在于环境中,并堆积在寒冷的区域,从那里进入海洋和陆地生态系统,进而进入食物链。总之,两极地区不但对环境发展有重大影响,而且直接关系到全球生物多样性及人类的生存。有迹象表明北大西洋洋流带的深层冷水环流可能已经减慢,这可能会促成全球气候体系发生突变。解决环境压力的深层次措施经常会触及...
(本文共181页)
本文目录 |
阅读全文>>
-

- 项目管理技术
生态保护修复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生态文明的必由之路。目前,生态保护修复项目严重依赖财政,导致地方政府经济压力过大、财政供给有限、筹措渠道单一,影响了项目修...
(本文共6页)
阅读全文>>
-

- 资源导刊
近年来,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青山村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不断拓宽“两山”转化路径,从一个乡村小...
(本文共2页)
阅读全文>>
-

- 中国档案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千秋大计。党的二十...
(本文共3页)
阅读全文>>
-

- 中国财政
生态保护修复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部分,贯穿到高质量发展的各个方面。“十三五”期间,中央财政累计安排相关转移支付资金8779亿元,对生态功能重要、生态脆弱的区域实施生态保护修复,取得了...
(本文共3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