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虑海冰漂移的船舶冰载荷分布模型试验
本文针对一艘航行于北极海域的破冰船进行了一系列冰水池模型试验,试验中通过旋转船模的方式,实现了对海冰漂移速度与船舶航
(本文共9页)
阅读全文>>
-

-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利用美国冰雪中心(NSIDC)高分辨率海冰密集度等多种数据,定义了北极高密集度冰区(High concentration ice region:HCIR)海冰变化指数,在此基础上研究了1989—2017年HCIR海冰多尺度变化特征及其极端低值事件的可能形成原因。结果表明:北极HCIR海冰密集度具有显著的单峰型季节变化特征, 4月密集度最高, 9月密集度最低,年较差达17.70%,兼有夏季融冰期短、冬季结冰期长且持续稳定的特点。HCIR海冰存在显著的年际年代际变化,在2007年发生了年代...
(本文共9页)
阅读全文>>
-

- 大气科学学报
极地海冰是地球气候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气候环境变化的指示器和放大器。极地海冰复杂的多尺度物理过程和极地观测资料的匮乏,给海冰模式的研发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在过去的半个多世纪中,大气-海冰-海洋的复杂相互作用和冰内物理过程在海冰模式中的数学描述取得了重大的进展,但海冰模式...
(本文共14页)
阅读全文>>
-

- 大气科学学报
利用NCEP/NCAR、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以及观测资料,研究了3月巴伦支海海冰异常与中国东部8月"南暖北冷"的模态的联系及可能机制。结果表明,当3月巴伦支海海冰偏多(少)时,中国东部地表气温呈现"南暖北冷"("南冷北暖")的模态,东北上空对应气旋(反气旋)异常和上升(下沉)运动异常,华南上空对应反气旋(气旋)异常和下沉(上升)运动异常,地表净热通量表现为"南正北负"("南负北正")。进一步研究发现,"丝...
(本文共15页)
阅读全文>>
-

- 海洋湖沼通报
本文基于三维有限体积海洋模式FVCOM及其海冰模块,利用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NCEP)的逐时大气数据资料作为模式强迫场,以及通过调和优化后的WOA月平均气候态温盐场数据作为模式初始场,对2012年11月至2013年3月渤海海冰进行了数值模拟。通过对比数值模拟与实际海冰外缘线距离及海冰覆盖面积,模型能较好地模拟出整个渤海海域海冰的生消趋势与过程。渤海海冰密集度与厚度的时间空间分布特征具有较高的相似性与同步性:初冰时,...
(本文共10页)
阅读全文>>
-

- 化工管理
中国渤海区域的海上石油采油平台位于高纬度地区,从投产之时起就长期处于恶劣高寒带的环境当中,可能会遭受地震、台风等自然灾害的影响。其中,海冰的危害远大于海风、海浪、海流、潮汐、地震等的威胁,渤海区域曾经发生过两起海冰...
(本文共2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