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自卑
1951年,英国人弗兰克林从自己拍得极为清晰的DNA(脱
(本文共3页)
阅读全文>>
-

- 体育教学
中国近代的“尚力思潮”是一次唤起民族素质的运动,其中重视学校体育活动是其重要侧面.严复、鲁迅和毛泽东三人围绕“灵与肉”何者重要而各抒已见,形成这一思潮中的一...
(本文共7页)
阅读全文>>
-

- 闽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早期经验是心理人格形成的关键因素,对于一个文学艺术家来说,浸染了浓烈情绪色彩的早期经验会保持一生,并促进作家个性的生成和发展。童年经历是莫言自卑情结滋生的土壤,其作品中儿童形象的塑造、...
(本文共5页)
阅读全文>>
-

- 江苏教育
内容概述:《自卑与超越》是个体心理学先驱阿德勒的代表作。作者告诉我们,理解一个人就要从他的过去入手,而一个人的生活风格则是与他对于过去经验的认识和理解相一致的。自卑并不可怕,关...
(本文共2页)
阅读全文>>
-

- 学前教育
儿童在心理发育时期,面对周围的生活环境,有时会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自卑感。作为家长,我们必须在他缺少勇气之...
(本文共1页)
阅读全文>>
-

- 广西大学
威廉·萨默塞特·毛姆(1874-1965)是二十世纪英国著名的现实主义作家,一生创作作品众多,包括长篇小说、短篇小说、戏剧、游记随笔和文学评论。毛姆被认为是讲故事大师,也是二十世纪用英语写作最为流行的作家之一。他的小说多以追求自由,挣脱束缚人的各种枷锁为主题,以“人性问题”作为其小说探讨的主要问题。《人性的枷锁》作为一部具有自传性质的成长小说,小说的很多情节是毛姆的亲身经历。小说主人公菲利普是青年毛姆的化身。它是毛姆最重要的作品。自出版之日一直受到全世界读者的喜爱。作为一部经典的英国成长小说。小说描写了菲利普的精神成长和对自由的追寻。本文通过著名心理学家阿德勒的个性心理学理论对菲利普进行分析,发现“自卑情结”和“补偿机制”在他的身上都有明显的表现。阿德勒创立了“自卑情结”这个名词。他认为人都有自卑感,为了解除自卑感,人会努力克服缺陷,阿德勒把这种努力叫做补偿。阿德勒强调自卑感与生理缺陷的联系。菲利普的残疾是“自卑情结”的起源。“...
(本文共63页)
本文目录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