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外国人法》及其对中德民间交往的影响
文章介绍了德国《外国人法》的主要内容及特点,并分析
(本文共8页)
阅读全文>>
-

- 德国研究
德国《外国人法》及其对中德民间交往的影响(续)池正杰根据上述对1990年德国《外国人法》基本内容的分析...
(本文共4页)
阅读全文>>
-

- 新民周刊
中日邦交正常化50年,此前此后,中日之间的民间交往,逐步发展,成为中国对外交往中的一抹亮色。20世纪50年代1950年10月,双方虽设立了“友好协会”,...
(本文共2页)
阅读全文>>
-

- 东北亚学刊
日本"国有化"钓鱼岛引发中日关系危机,包括民间交往在内两国之间的正常往来受到严重冲击。但从战略上看,中日民间交往仍大有可为,而且越是形势复杂,民间交往就越有发挥作用的空间。现在需要做...
(本文共3页)
阅读全文>>
-

- 宁夏大学
民族间的民间交往是民族关系发生的前提,是民族之间实际交往的基础途径,在民族关系的维持中始终属于常态的发展和存在,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在相关研究领域产生了大量有关民族关系、民族关系史和民族史学理论的著作。但一般研究总是注重民族政权之间、民族上层之间的交往,更多的是侧重和相对集中在官方民族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对民族间的民间交往缺乏系统和深入的研究。本文以民族间的民间交往为视角,以清代河套地区为研究对象,对民族间的民间交往进行必要的发掘和研究。本文首先论述了选题价值和意义,阐明了研究区域和研究方法,以及国内外的研究现状与本研究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正文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论证。第一,阐述民族间民间交往是中国古代民族关系的传统形式。对古代民族关系与民间交往的概念和形式进行梳理,在总结中国古代民族间战争与和平的两种状态及其各自所包含的民族交往方式的基础上,进一步说明民族间的民间交往贯穿于民族间的不同状态中,连绵不绝、持续不断,在民族间交往融合以及...
(本文共107页)
本文目录 |
阅读全文>>
-

- 曲阜师范大学
民间交往是指不代表官方而又具有一定官方背景的民间往来活动。它是由那些与政府没有直接关系的民间人士或民间团体所从事的对国家产生影响的正式的或非正式的国际交流活动,如经贸往来、文化交流、个人的学习、工作与旅游、民间组织合作等活动。民间交往相对于政府间交往而言具有灵活性、稳定性和广泛性的特点,是国家关系发展的群众基础和社会基础。本文所论述的当代中俄民间交往是指1991年苏联解体以来中俄两国人民之间的经济文化等往来活动。对于当代中俄民间交往,学术界目前还缺乏系统的研究,从发表的专著来看,一般都是在中俄关系的专著中把中俄民间交往穿插在中俄关系中进行论述;从近年发表的论文来看,大都是从某一角度、某一方面进行研究。本文试图通过对1991年以来中俄民间交往的发展轨迹进行系统全面的论述,以丰富民间交往研究的内容。本文的结构和内容安排如下:绪论介绍了民间交往的涵义和作用,简要论述了中俄关系发展的现状和中俄民间交往中出现的问题。在上述基础上,提出了对...
(本文共33页)
本文目录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