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盘江盆地古油藏沥青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
南盘江地区生物礁古油藏的储层沥青主要分布在上二叠统和中上泥盆统。古油藏的储集层均为生物礁滩灰岩,沥青的主要储集空间以洞、缝为主,其次为基质孔隙和生物体腔内。南盘江古油藏沥青的成熟度很高, H/C原子比小于
(本文共10页)
阅读全文>>
-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南盘江地区的沥青主要分布在中泥盆统和上二叠统的礁灰岩古油藏中,储集空间以洞、缝为主,其次为基质孔隙和生物体腔内;天然气显示则主要为高N2天然气为主,常与古油藏焦沥青伴生.研究认为南盘江地区古油藏沥青主要源自中泥盆统泥质烃源岩,为油藏深埋时的高温、高压作用下...
(本文共11页)
阅读全文>>
-

- 辽宁化工
利用前人对哈得逊油田调整过程的认识及相应的地质图件,并在更为广泛的范围内对研究区自二叠纪以来的流体势演化进行了分析,建立起油藏调整地质模型,对古油藏原油调整过程进行了模拟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确实存在从乡3井...
(本文共4页)
阅读全文>>
-

- 天然气地球科学
通过对我国南方扬子地区野外石油地质考察,首次在上寒武统追屯组中发现王村大型古油藏。该古油藏位于江南雪峰隆起西北缘,呈北东向展布;油藏分布面积约100 km2,沥青富集厚度约60 m,且在追屯组顶部发...
(本文共3页)
阅读全文>>
-

- 海相油气地质
从早古生代至中、新生代,中国南部确实形成过相当数量和相当规模的油气藏。而后经较高的演化和多期次的构造运动,最终成为古油藏。如麻江、瓮安、泰山、米仓山、...
(本文共8页)
阅读全文>>
-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本文对四川盆地高石梯-磨溪地区寒武系龙王庙组和震旦系(埃迪卡拉系)灯影组的储层沥青,寒武系筇竹寺组、震旦系(埃迪卡拉系)灯影组及陡山沱组的烃源岩及龙王庙组的天然气样品进行了精细地球化学分析,采用色谱、色谱-质谱(GC-MS)等分析手段,通过沥青-沥青、沥青-天然气及沥青-烃源岩的对比研究,划分储层沥青的族群,判断古油藏的来源,并对高石梯-磨溪地区古油藏的充注途径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高石梯-磨溪地区各层位的储层沥青样品整体成熟度较高,样品间具有相似的地球化学特征:饱和烃气相色谱图基线较为平稳,正构烷烃碳数分布范围为nC_(14)~nC_(33),三环萜烷具有C_(23)三环萜烷的丰度优势,C_(27)-C_(28)-C_(29)规则甾烷系列呈现“L”字型分布形式,在规则甾烷相对含量三角图上明显聚为一类,储层沥青各馏分稳定碳同位素值大于-30‰。通过沥青-沥青及沥青-源岩对比研究认为,高石梯-磨溪地区的龙王庙组、灯影组四段、灯影组二...
(本文共78页)
本文目录 |
阅读全文>>
-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古油藏带位于羌塘盆地中央隆起带南部羌南坳陷比隆错 -昂达尔错地区 ,东西长 10 0km ,南北宽 2 0km ,为一狭长湿状油苗群 ,露头上岩石的颜色呈暗褐色、褐灰色 ,为中...
(本文共5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