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管服视角下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十九届三中全会的报告指出,我们应当全面提高政府效能,建设一个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这就要求我们在强化事中和事后监管的基础上,
(本文共2页)
阅读全文>>
-

- 北京林业大学
十八大以来,中央政府把简政放权作为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先手棋”和政府转变职能的“当头炮”,把与企业息息相关的行政审批制度领域改革作为试验区,按照“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总目标,统筹规划、全力推动改革。本文通过政策研究和经验分析,总结出“放管服”视角下行政审批制度领域改革新模式。新模式审批制度改革的特点有审批用权标准化,用标准化制定标准;以企业需求出发,再造审批流程;以问题为导向,优化审批服务;用信用管理代替许可管理。汤阴县通过审批运行机制创新、商事制度改革、审批标准化建设等措施,审批制度更加完善、服务程序更加流畅;但同时还存在标准化程度不高、自由裁量权无约束,审批权力纵横交错、审批流程多阶段化,“信息孤岛”问题突出、协同效应不明显,中介服务无序等问题。改革是一个不断纠偏、完善的过程,比较“放管服”改革先进经验可以发现,汤阴县行政审批领域之所以存在这些问题主要是由于部门利益法制化和固化、整合机制不完备,审批权责界定不清...
(本文共52页)
本文目录 |
阅读全文>>
-

- 湖南师范大学
十九届三中全会报告提出,“转变政府职能,优化政府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是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重要任务。……深入推进简政放权,完善市场监管和执法体制,改革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管理体制,完善公共服务管理体制,强化事中事后监管,提高行政效率,全面提高政府效能,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作为政府调控的重要手段——行政审批,便是改革的重中之重,它涉及众多行业,是资源配置的有效方法。随着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深入,原有的改革观念也在不断革新。而“放管服”改革是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简称,是新一届党中央、国务院对现在的改革形势提出的新要求,也是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新办法。三者联系紧密,互为关联。本文以“放管服”改革为分割线,阐述了改革前后行政审批制度的变化,从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存在重视数量忽略质量,部分基层政府对权力承接不到位,后置审批仍然过于繁杂,权力下放后的监管缺位等问题,是因为改革缺乏整体的顶层设计,而政府部门之间、层级之间缺乏协同...
(本文共54页)
本文目录 |
阅读全文>>
-

- 智库时代
政府办事效率的高低以及服务质量的好坏的重要参考依据就是行政审批行为。当前我国政府处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阶段,各地政府也以"放管服"作为改革重心,积极进行改革,在改革过...
(本文共2页)
阅读全文>>
-

- 理论探索
当下我国政府职能转变聚焦在"放管服"改革上,而"放管服"改革的落实主要通过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体现出来。政府职能的"放"体现为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市场化"和"社会化",政府职能的"管"体...
(本文共6页)
阅读全文>>
-

- 党政干部学刊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地方政府角色经历了深刻变迁。地方政府角色与行政审批制度相关联,并伴随着行政审批制度的变迁而变迁。...
(本文共8页)
阅读全文>>
-

- 湖北农机化
随着中国近几年的发展,农业农村部深化了行政审批制度的改革,大力地推进服务型的政府建设,坚持"便民、廉洁、高效...
(本文共1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