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利用水准数据分析大别造山带东段构造活动特征

利用大别造山带东段(霍山震情窗)自2000年以来的精密水准资料,并结合区域构造环境及地震资料对东大别造山带内的十年尺度的垂直形变特征和地震活动相关性进行初步研究。结果显示  (本文共9页) 阅读全文>>

《吉林地质》2012年01期
吉林地质

大别造山带北麓地区自石炭纪以来构造演化研究

大别造山带北麓地区位于大别造山带外侧缘,其构造演化过程严格受大别造山过程的控制。大别造山带北麓地区构造热史的恢复对于整个大别造山带造山过程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造山带外缘复杂的构...  (本文共5页) 阅读全文>>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大别造山带商城岩体和新县岩体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研究

大别造山带位于华北板块与华南板块交界,经历多期构造作用,岩浆活动频繁,中生代中酸性岩体广泛出露。本文选取商城岩体及新县花岗岩体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详细的地质调查、主微量元素、同位素等地球化学测试和锆石U-Pb同位素定年,研究其地质和地球化学组成特征。结果表明,商城岩体可以划分为三个单元,主要为石英二长岩和二长花岗岩,石鼓洼、肆顾墩单元成岩年龄在138~133Ma,并有稍晚形成的基性岩脉(~132Ma)侵入主岩体。岩石属于高钾钙碱性、准铝质-弱过铝质岩石系列,轻稀土富集、重稀土亏损,Eu负异常不明显,高Sr低Y等特征,并富集K、Ba、Sr等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Ti、P等高场强元素,并强烈亏损Nb、Ta,具有C型埃达克质岩石特征。岩浆源区深度较大,为石榴子石稳定区域,是加厚下地壳部分熔融产物,侵位过程中存在地壳物质的混染。与沙坪沟矿床两期岩浆岩进行对比,商城岩体与沙坪沟第一期岩浆岩地质和地球化学特征较为相似,具有非常相似的源区和演化...  (本文共90页) 本文目录 | 阅读全文>>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大别造山带地壳结构反演及其动力学意义

大量的地质学和地球物理学研究证实,由于高密度海洋岩石圈的牵引,大陆岩石圈可以深俯冲到80-120km的地幔深度,并发生超高压变质作用;其后,在低密度俯冲板片的挟持下,超高压变质岩折返至地表。中国的大别造山带是全球最大的碰撞造山带之一,研究显示,三叠纪,扬子板块深俯冲至200 km的地幔深度,经历了超高压变质作用。白垩纪早期,该造山带发生了强烈的伸展和垮塌,以及大规模的后造山地幔源岩浆侵入和火山活动。上个世纪以来,为研究大别造山带的形成机制和深部过程,该地区进行了一系列的深部探测研究,如深地震测深剖面研究,地震层析成像研究,接收函数研究,大地电磁测深剖面研究等。但是,这些工作很少涉及该地区的岩浆和火山活动,特别是与岩浆和火山活动相关的深部结构探测。本研究收集了大别造山带及其邻区(N29-34°、E114-119°)的地震资料,用双差层析成像技术,对大别造山带地壳结构进行反演,研究地壳结构与后造山地幔源岩浆侵入和火山活动之间的关系。...  (本文共86页) 本文目录 | 阅读全文>>

《长安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1993年S1期
长安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论双侧造山带——以桐柏—大别造山带为例

从双侧造山带的几何学和力学模式出发,详细地讨论了桐柏—大别造山带的构造特征。在综合地质和地球物理资料基础上,...  (本文共9页) 阅读全文>>

《地质论评》1993年01期
地质论评

大别造山带钾氩年龄的解释——差异上升的地块

根据冷却年龄理论和大别造山带变质岩K-Ar表面年龄的平面分布,指出这些年龄既不代表岩石形成事件,也不简单地反映后期热事件,而代表岩石...  (本文共6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