籼稻品种间杂交选育不育系研究——Ⅱ.雄性不育株的稳定
笔者自1975年开始,采用地理远距离籼稻品种间杂交,在18个组合中诱发了雄性不育株(湖南农业科技,1930,3:13—1
(本文共4页)
阅读全文>>
-

- 杂交水稻
1978年,江西省萍乡市农科所在研究杂交水稻无花粉型不育材料杂交组合中,发现两个典败变异株,当代与父本回交后...
(本文共1页)
阅读全文>>
-

- 天津农业科学
对花椰菜雄性不育株的形态特征进行观察,通过杂交后代的育性表现,探讨不育的...
(本文共3页)
阅读全文>>
-

- 天津大学
大白菜(Brassica campestris L.ssp.chinensis Makino)是十字花科芸薹属(Brassica)中最重要的蔬菜作物之一,具有明显的杂种优势。因此,雄性不育系的获得及其应用研究一直深受人们的重视。本人在大白菜采种田中发现了一株大白菜雄性不育(male sterility, MS)株,并对此不育株进行了鉴定、转育和保存研究。该雄性不育株,雄蕊败育短缩,花药退化变小。雌蕊发育正常,可接受花粉、受精结实。通过不育株与不同十字花科蔬菜杂交,不育株及其后代采用TTC染色法未发现被染色花粉,离体培养未见有花粉萌发,表明全部后代不育,不育源为白菜型细胞质雄性不育(Cytoplasmic Male Sterility,CMS)。对不同回交世代和相应回交亲本(保持系、株)的田间生长状况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回交前2代,性状分离严重,杂交优势强。3轮回交后,不育植株系在营养生长、生殖生长期的农艺性状与其相应保持株...
(本文共58页)
本文目录 |
阅读全文>>
-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以大白刺的花器官为实验材料,分别对雄性不育株和可育株花药超微结构和生理生化特性进行观察和研究,探讨雄性不育株发生败育的时期、方式和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以及物质代谢与雄性不育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
(本文共5页)
阅读全文>>
-

- 中国农业科学
以长光照条件下的大豆光敏雄性不育88-428BY的雄性可育株为对照,对其短光照条件下的雄性不育株进行了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的观察。结果表明,88-428BY-827雄性不育株花粉败育在发育各个时期都发生。88-428BY-827雄性不育株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的染色...
(本文共5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