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缺血性脑损伤与内源性神经干细胞研究进展

缺血性脑损伤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致残率和致死率均较高,存活者因  (本文共4页) 阅读全文>>

中南大学
中南大学

高压氧治疗促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内源性神经干细胞的增殖、迁移与分化及其机制研究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是指围产期窒息缺氧导致脑的缺氧缺血性损害,而出现的一系列中枢神经异常的表现(新生儿学组,2005),是围产期足月儿脑损伤的最常见原因(Triulzi,2006),常可引起不可逆的组织损伤,从而引起脑瘫、癫痫、智力低下等严重后遗症,给家庭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虽然目前HIE的发病机制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但临床上仍以对症、支持、综合治疗为主,缺少特异性治疗的方法,因此,寻找一种治疗HIE行之有效的方法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干细胞治疗与高压氧(hyperbaric oxygen,HBO)治疗是目前认为比较有效的两种治疗方法。干细胞技术在最近几年取得了重大突破,并已成为国内外生物及医学领域研究中的热点。干细胞治疗又可分为内源性NSCs(Neural stem cells,NSCs)原位激活和外源性干细胞移植两大类,内源性NSCs没有外源性干细胞带...  (本文共104页) 本文目录 | 阅读全文>>

《泸州医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泸州医学院学报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损伤与修复中内源性神经干细胞的研究进展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是威胁人类生命的常见病之一,常导致严重的脑损伤,致残率和死亡率极高。研究认为:缺血性脑损...  (本文共2页) 阅读全文>>

《中国医药指南》2011年23期
中国医药指南

星形胶质细胞在慢性缺血性脑损伤中的改变

随着世界人口的老龄化,痴呆困扰着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带来了严重的社会、家庭问题。研究发现,慢性缺血性脑损伤是各类痴呆共同病理过程,包括血管性痴...  (本文共2页) 阅读全文>>

《中国科学:生命科学》2014年04期
中国科学:生命科学

缺血性脑损伤中的自噬——研究进展与挑战

缺血性脑卒中是一类难治性疾病,细胞自噬可能参与其中,该领域的研究逐渐受到重视.本文综述了缺血性脑损伤过程中自噬相关的研究进展,概述了自噬发生的信号通路,列举了在...  (本文共8页) 阅读全文>>

《中华脑血管病杂志(电子版)》2008年03期
中华脑血管病杂志(电子版)

趋化因子在缺血性脑损伤中的作用

炎症反应是缺血性脑损伤的重要机制之一,而趋化因子是炎症反应中不可或缺的一类介质,主要趋化白细...  (本文共4页) 阅读全文>>

《山东医药》2007年36期
山东医药

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术后缺血性脑损伤16例报告

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术后缺血性脑损伤是一严重并发症,重者甚至危及生命。2005年2月~2007年2月,我们共收治16例体...  (本文共1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