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电粒子活化分析中的重离子束
带电粒子活化分析的发展与重离子束的应用是分不开的。采用最轻的入射粒子(氢、氦)的活化分析法已为大家所熟悉,并在许多科学领域和
(本文共3页)
阅读全文>>
-

- 原子核物理评论
相对于低能离子束生物学,中能重离子束对植物的诱变效应介绍较少。从机理上综述了中能重离子束辐照诱变技术...
(本文共6页)
阅读全文>>
-

- 兰州大学
目的:基于实验研究证明当归红芪超滤物辅助C重离子束治疗肝癌的减毒增效作用并对其可能机制进行探讨,为当归红芪超滤物辅助~(12)C~(6+)重离子束治癌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和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比较当归红芪超滤物与水提取物组分差异;基于Annexin V-FITC/PI双染、流式细胞仪、实时定量PCR阵列分析、激光共聚焦、蛋白印迹技术观察不同剂量的~(12)C~(6+)重离子束辐射诱导人肝癌Hep G2细胞的功效并对机制进行研究;原代体外培养小鼠H22肝癌细胞,构建H22肝癌荷瘤小鼠腹水瘤与实体瘤动物模型;基于血液白细胞(WBC)、红细胞(RBC)、血小板(PLT)数量及血红蛋白(HGB)含量检测,脾脏指数、胸腺指数测定,流式细胞仪技术血液T淋巴细胞亚群分析,ELISA法血清补体C3、IFN-γ、IL-4、IFN-γ/IL-4检测,骨髓涂片骨髓象分析,肺脏、心脏、肝脏、脾脏、肾脏HE染色病理形态学观察观察...
(本文共150页)
本文目录 |
阅读全文>>
-

- 兰州大学
先进工艺集成电路往往具备度高集成度、高性能等优势,展现了良好的航天应用前景,但随着集成电路工艺的发展,新型的小尺度纳米器件、新材料与新结构器件、混合集成器件、异质集成以及三维集成器件均呈现出辐射效应的新特性与分析的复杂性,开展相关课题的研究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典型CMOS(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与非易失混合集成器件,包括SONOS(Silicon Oxide Nitride Oxide Semiconductor)工艺NVSRAM(Non-volitale 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y)、薄厚栅氧反熔丝工艺PROM(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与Flash工艺FPGA(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利用重离子研究了该类型混合集成器件辐射效应的物理规律,分别对CMOS电路模块与非...
(本文共100页)
本文目录 |
阅读全文>>
-

-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
重离子束辐照会造成酿酒酵母DNA单链、双链断裂或DNA团簇损伤,导致DNA碱基转换、颠换、碱基片段插入或删除等突变,若这些突变中的一种或多种同时发生在线粒体内,就会导致线粒体损伤,引起酵母呼吸功能丧失,生长繁殖速度变缓,菌落形态变小,细胞内碳循环代谢途径等发生改变。本研究利用碳离子束对处于对数生长期的酿酒酵母BY4743进行辐照处理,通过红四氮唑(TTC)平板显色反应,筛选得到10株可稳定遗传的线粒体损伤型酵母突变体,通过增殖速率和呼吸强度检测,复筛到5个线粒体受损明显的突变体,其线粒体膜电位均有不同程度降低,借助基因组测序确定了线粒体DNA大片段缺失是造成突变体生理表型发生变化的重要原因。通过脂质代谢组学和转录组学的联合分析,初步认为YRO374W上调表达是引起突变体甘油三酯(TG)相对含量升高的主要原因;YBR029C表达对磷脂酰肌醇(PI)和磷脂酰丝氨酸(PS)的相对含量影响较为明显。Res D-4中,YNL169C下调表...
(本文共125页)
本文目录 |
阅读全文>>
-

-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
重离子束由于具有物理学和生物学上的优势,被誉为是二十一世纪最理想的放射治疗用射线,被称作治疗恶性肿瘤的一大“利器”。在重离子放射治疗中,利用主动式点扫描束流配送系统实施照射,在靶区具有较高的适形程度,且易于实现粒子束调强放射治疗,是重离子治疗发展的一大趋势。在该束流配送系统下,利用扫描磁铁以及通过加速器主动变能或射程移位器被动变能的方式对束流进行引导,使之能够精准地照射到靶区内的指定位置。而单个束流的剂量计算精确性尤为重要,它直接影响了空间内总剂量的计算,最终影响到整个放射治疗的疗效。在粒子束放射治疗中通常采用笔形束来实施照射治疗。在很多初级版本的治疗计划系统(TPS)中,二维的单一高斯模型常常被用来描述笔形束的横向剂量分布。研究表明单一高斯模型并不能充分描述笔形束中的次级粒子,尤其是位于离轴较远处的低剂量包络。这些低剂量包络主要由束流经过多重库伦散射的粒子和与介质发生核相互作用产生的次级粒子组成,其剂量非常低,大约在中心剂量的...
(本文共135页)
本文目录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