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经皮椎弓根置钉导丝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目的通过尸体标本实验比较新型经皮置钉导丝和传统导丝的生物力学特征,并通过临床试验分析新型导丝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通过尸体标本比较新型导丝和传统导丝从腰1椎体至腰5椎体的平均推力和需要穿透椎体前壁的力量,并通过临床试验分析新型导丝的相关并发症。结果对新型导丝的推力导致导丝尖端螺旋部分在椎体内弯曲或散开,从而阻止导丝向椎体前方移
(本文共4页)
阅读全文>>
-

- 介入放射学杂志
目的尸体标本实验中比较新型导丝和传统导丝的生物力学特征,并通过临床实验分析新型导丝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通过尸体标本比较新型导丝和传统导丝从腰1椎体至腰5椎体的平均推力和需要穿透椎体前壁的力量。结果对新型导丝的推力导致导丝尖端螺旋部分在椎体内弯曲或散开,从而阻止导丝向椎体前方移动,新型导丝和传统导丝平...
(本文共4页)
阅读全文>>
-

-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骨质疏松相关性疾病日趋成为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
(本文共5页)
阅读全文>>
-

- 中国医学工程
目的探讨不同的椎体形态改变在X光片,CT及MRI影像诊断疾病中的意义及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20年4月在鹤山市人民医院就诊的301例有椎体形态改变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影像学、病理资料及复习相关特殊病例的文献资料。结果 301例患者中有椎体急性楔形改变(98例压缩性骨折),急性终板弯曲(52例压缩性骨折),慢性终板局部缺损(80例许莫氏结节),13例慢性前...
(本文共6页)
阅读全文>>
-

- 北京医学
目的探讨核素骨显像对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 OVCF责任椎体定位的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9年6月民航总医院收治并接受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 PKP)的OVCF患者36例,其中男4例,女32例;年龄56~97岁,平均77.5岁,病程3 d至1个月。入院后均行核素骨显像和MRI检查,评估患者术前和术后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
(本文共5页)
阅读全文>>
-

- 中外医疗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形成术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方法方便选择2016年1月—2019年6月该院收治的80例老年性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纳入此次研究工作,采用随机数字表法的方式将其划分成两组,命名为经皮椎体形成术组与保守治疗方案组,各有40例。保守治疗方案组接受保守方法治疗,经皮椎体形成术组接受经皮椎体形成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恢复时间、并发症发生率、胸腰椎视觉模拟疼痛评分、生活质量。结果经皮椎体形成术组恢复时间(6.21±1.21)d短于保守治疗方案组(28.56±2.59)d(t=15.7...
(本文共3页)
阅读全文>>
-

- 医用生物力学
目的探索胸腰段骨质疏松椎体自由状态的动力学特性。方法根据1名健康女性志愿者胸腰段椎体CT数据,利用计算机辅助处理软件实现模型实体化及椎间盘组织补建,导入ABAQUS 6.14软件中,建立正常胸腰段椎体及胸腰段骨质疏松性椎体有...
(本文共7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