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政策传导的银行风险承担渠道理论述评
近年来,随着现代金融中介理论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支持存在着货币政策传导的银行风险承担渠道,该理论认为,货币政策变化对风险识别或风险容忍度的影响,进而影响银行资产组
(本文共2页)
阅读全文>>
-

- 湖南大学
始发于美国并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改变了人们对宽松货币政策的看法,这主要是因为本轮危机是在长时间超低利率和宽松流动性之后发生的,实际利率长时间保持低位,催生了资产价格泡沫以及证券化信贷产品,并导致金融机构承担越来越多的风险。可以说是美联储货币政策影响了金融机构的风险偏好,进而增加了商业银行风险承担(risk-taking)意愿,促使整个金融体系风险的积累。在此背景下,货币政策的立场及货币政策的调整,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对具有有限理性的商业银行产生影响,银行会根据目前及未来一段时期货币政策的立场来调整自身风险承担的意愿,进而对银行贷款决策产生影响,由此提出了货币政策的“银行风险承担渠道”。本文以货币政策传导的银行风险承担渠道为出发点,以理论指导实际,按照“理论架构—现状剖析—实证分析—政策框架”的研究范式层层展开。理论层面上。一方面,从货币政策传导渠道的构成要素(操作目标、中介目标、最终目标)和传导过程出发,对银行风险承担渠道的概念进行界...
(本文共126页)
本文目录 |
阅读全文>>
-

- 现代经济信息
货币政策的有效传导对平衡总量、调节结构、促进经济发展以及平抑经济波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制...
(本文共1页)
阅读全文>>
-

- 浙江金融
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中国货币政策框架面临由数量调控到价格调控的转变。本文通过构建向量自回归(VAR)和向量误差修正(VEC)模型,实证检验了中国货币政策工具(存款基准利率和公开市场操作)、货币市场利率和零...
(本文共9页)
阅读全文>>
-

- 华北金融
为研究不同经济周期下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效果,本文将我国经济划分为2005-2010增长时期和2011-2018减速时期两个阶段,分别研究不同阶段货币政策传导渠道中利率传导、信贷传导和货...
(本文共7页)
阅读全文>>
-

- 浙江金融
货币政策取得了不俗的成果,但是,在不同的发展阶段,货币政策传导呈现出了不同的问题,以往的研究多局限于从货币政策工具选择、金融体系机制等内部因素去探寻问题,本...
(本文共13页)
阅读全文>>
-

- 中国银行业
在政府逐渐建立起的"利率走廊+政策利率"调控框架下,应更加注重"产融结合"金融业态独特的金融市场地位、特殊的产业金融职能,通过一定的政策引导与措...
(本文共2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