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对固定化微生物发酵制氢的影响
研究了不同发酵温度对固定化微生物制氢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发酵
(本文共3页)
阅读全文>>
-

- 厦门大学
利用微生物以自然界中极为丰富的纤维素类秸秆为底物进行生物制氢,对开发新能源、降低环境污染、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有重要意义。以产酸克雷伯氏菌(Klebsiella oxytoca)HP1为产氢菌株,以稻草粉为产氢底物,进行同步糖化发酵(Simultaneous Saccharification and Fermentation,SSF)产氢。对影响同步糖化发酵产氢的单因子进行试验,选取对产氢影响较大的因子:温度、pH、纤维素酶用量进行L9(33)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同步糖化发酵产氢的最佳条件为:温度40℃,pH 6.5,纤维素酶用量为20 FPAU/g稻草粉,摇床转速100 r/min,发酵时间42 h。在该条件下的最大氢产量为110.6 mL/g稻草粉。进行了10 L放大发酵产氢试验,最大氢产量为122.3 mL/g稻草粉。与分步糖化发酵(Separate Hydrolysis and Fermentation ,SHF)产氢...
(本文共68页)
本文目录 |
阅读全文>>
-

- 环境科学学报
为克服聚乙烯醇(PVA)固定化微生物存在的缺点,本文以聚乙烯醇(PVA)和海藻酸钠(SA)为固定化载体,采用5种不同固定化方法,即PVA-硼酸法、PVA-硝酸盐法、PVA-磷酸盐法、PVA-硫酸盐法、PVA冻融法,制备固定化活性污泥颗粒,研究了固定化微生物颗粒的机械稳定性及生物活性.结果表明,PVA...
(本文共7页)
阅读全文>>
-

-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以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p. SDR4,简称S4)、毛霉真菌(Mucormucedo sp. SDR1,简称S1)为研究对象,采用微生物固定化技术,研究了其对土壤多环芳烃的吸附和降解动力学,并探讨了固定化微生物对土壤多环芳烃的吸附机理及吸附降解关系。结果表明:试验60 d,改性丝瓜络(CK)、死体固定化S1(S1-D)、死体固定化S4(S4-D)、死体固定化S1与S4混合菌(S1+S4-D)对菲(Phe)的动态平衡吸附量分别为5.28、6.82、5.73、7.46μg,对芘(Pyr)的动态平衡吸附量分别为4.17、4.72、4.53...
(本文共10页)
阅读全文>>
-

- 化学工程
炼油循环水用量大且含有烃类等难降解有机物,因此需要探索高效、经济、环保的水处理技术。文中利用聚乙烯醇-海藻酸钠-Fe_3O_4粒子复合物包埋微生物,控制Fe_3O_4粒子质量分数为14.9%,磁性固定化微生物饱和磁化强度为8.59 emu/g,处理含柴油质量浓度60 mg/L模拟水...
(本文共6页)
阅读全文>>
-

- 安徽农业科学
[目的]研究固定化微生物法处理活性染料印染废水。[方法]通过驯化采集的好氧活性污泥,培养优势菌种并固定化,处理模拟印染废水。[结果]固定化微生物法比普通微生物法对废水C...
(本文共2页)
阅读全文>>
-

- 环境科学与管理
研究热处理、酸处理和碱处理三种预处理方法对固定化微生物制氢的...
(本文共3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