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农民增收的发展对策
虽然我国整体生产力水平已经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农民的收入增长情况并不乐观。农民收入
(本文共1页)
阅读全文>>
-

- 北京林业大学
重庆作为西南地区唯一的直辖市,有着大城市、大农村与大山区、大库区融为一体的社会经济特征,要实现农民人均收入翻两番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在当前经济高速增长到增速放缓的新常态下,存在很大的困难。为此,本文以重庆地区农民收入增长问题为对象,尝试系统地探索农民收入的增长机理,为出台增加农民收入政策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撑。全文共分为七章。第一章除了介绍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及意义、研究方法与思路外,重点梳理了国内外理论研究和实践方面的相关文献,在吸收和借鉴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确定本文的研究框架。第二章是本文开展农民收入增长机理研究的理论基础,包括报酬递增原理、人力资本理论和政府经济职能三个方面。报酬递增是农民收入增长的源泉,运用报酬递增原理主要尝试从经济理论上解释收入增长之谜,人力资本是实现报酬递增的基础,而在这个实现过程中还需要政府经济职能的正常发挥。第三章主要是介绍重庆市农民收入的现状,并通过比较分析寻找重庆地区农民收入增长的主要特征,...
(本文共164页)
本文目录 |
阅读全文>>
-

- 兰州大学
加速发展少数民族经济是解决当前民族问题的重要途径。这对临夏回族自治州来说尤为重要,临夏是中国伊斯兰教三大教派和四大门宦发源地,在全国信仰伊斯兰教的2千多万穆斯林当中,居于比较重要的位置。临夏地区的经济发展超越了本身,具有跨区域影响和全国意义,本文主要运用民族经济学的研究方法,综合采用实地调查研究方法、科学的理论思维方法,历史文献研究法、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临夏经济发展的现状问题,归纳出解决临夏经济发展的对策措施及发展模式,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及操作性。全文共包括绪论和正文两部分。其中,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本文的研究意义、研究方法、研究内容、研究创新、研究概况。正文共有八章。第二章总结了民族地区特色经济理论及西部民族省份近年来某一特色经济领域内超前发展的一些经验模式。以后的七章着重分析了临夏特色经济的优势和劣势及临夏特色经济发展,原则与战略,并对临夏农业特色经济、旅游特色经济、商贸特色经济、特色工业经济发展的原则、思路、...
(本文共347页)
本文目录 |
阅读全文>>
-

- 华中农业大学
粮食安全和农民增收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环节。在粮食生产总量基本平衡和丰年有余的前提下,粮食主产区的农民开始更多地关注自身收入水平的提高,这使得增收成为农业生产的主要目标。而农民收入增长缓慢是当前影响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因素。粮食安全与农民增收两个方面紧密联系着。河南省作为我国农业大省,具有发展农业生产无可比拟的资源优势:有充足的光热资源、拥有肥沃的土地资源、境内有黄河、淮河、汉水、海河四大水系,资源优势给其带来了粮食丰产。2004年,全省粮食总产达到4260万吨(列全国第一)。其中,小麦产量2480.9万吨(列全国第一),棉花总产达到66.7万吨(列全国第3位),油料总产408.7万吨(列全国第一)。作为粮食生产大省,河南对我国粮食安全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当前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粮食安全与农民增收之间存在矛盾,不利于河南省自身的发展,也不利于国家粮食安全。本研究针对河南省的具体情况,分析当前其粮食安全与农民增收之间的矛盾、形成原因...
(本文共147页)
本文目录 |
阅读全文>>
-

- 贵州大学
农民收入增长是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突出出问题,它不仅关系到农村社会的稳定,而且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的良好运行,是当前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党的十六大指出“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新的发展阶段”。围绕这一新阶段赋予的历史使命,在中央农村工作会上,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三农”问题从根本上或重点来说是农民收入问题,所以,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促进农民收入稳定、快速增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以贵州省为例,对贵州省农民收入问题进行分析。贵州农民收入的特点表现为:(1)整体收入水平相对偏低(2)收入增速缓慢(3)收入增长结构不合理(4)农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贵州省农民收入低、增速缓慢的主要原因为:(1)自然地理条件差(2)农业的弱质性(3)农产品长期供过于求(4)农村劳动力素质低下(5)农民负担沉重(6)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结构(7)资金投入不足,传统农业生...
(本文共68页)
本文目录 |
阅读全文>>
-

- 河北农业大学
改革开放30年以来,农业的市场化程度逐步提高,农村市场发展日益加快,广大农民的生产、生活与市场发生了广泛联系。在农业生产经营中,农业生产的投入品,要通过农业生产资料市场来获取;生产出的农产品,要通过农产品市场来销售。在农民的生活消费中,农民的生活消费品要通过农村消费品市场来购买。限于研究的目的和篇幅所限,我们这里重点研究农业生产经营活动对于市场的依赖。站在农业、农村、农民的立场上,我们发现,除了在农业生产中面临诸多困境外,农民在农村市场交易环节受损亦相当严重。农业小生产者受到冲击和排斥,不仅在生产领域,更显著的表现在市场交易领域。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在受到资源环境约束的同时,更多的受到市场约束。个别、孤立、分散的小生产者,在市场上总是弱者,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机遇和风险,绝大部分农民往往无所适从,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突出。只有减少农民的交易成本,提高交易效率,才能真正增加农民的收益。正是基于这种初始的感性思考,有必要进一步探究农业生...
(本文共217页)
本文目录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