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对“十一五”南通经济社会发展问题的思考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十一五”南通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必须对  (本文共4页) 阅读全文>>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20年06期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南通中等职业教育与产业经济关系研究

运用卢卡斯人力资本外溢效应模型对南通中等职业教育和南通经济进行相关性假设,并运用spss软件分别对南通中等职业教育投入与南通经...  (本文共9页) 阅读全文>>

《合作经济与科技》2017年19期
合作经济与科技

产业结构变动对南通经济增长的影响

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社会的影响非常大,制约着劳动与资本等要素在不同产业间的流动与配置,影响要素在经济增...  (本文共3页) 阅读全文>>

《中华儿女》2017年13期
中华儿女

“青马学院”,打造南通青年思想集聚地

面对各种社会思潮的交锋,共青团组织要顺势而为、乘势而上,精准发力,做好不同群体的思想政治引领工作政治性是共青团的根本属性,能否有力团结广大团员青年听党话、跟党走,是共青团...  (本文共2页)

《中国证券期货》2011年12期
中国证券期货

南通经济发展的SWOT分析

本文通过SWOT分析法对地处江海交汇处T型经济带的南通经济发展进行了分...  (本文共1页) 阅读全文>>

南通大学
南通大学

“精神文明南通现象”探究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南通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成绩斐然,涌现出了一批又一批影响力卓越的先进典型,既有先进个人,又有先进集体。这些典型其道德境界高尚,先进事迹感人,对提高南通的文明程度影响巨大。上级领导、相关专家和媒体把这一现象称之为“精神文明南通现象”。就文化渊源而言,“精神文明南通现象”与源远流长的南通历史文化紧密相连。南通古代历史上的重义轻利传统,近代历史上的乐善好施传统,革命建设时期的爱国乐群传统,构成了“精神文明南通现象”的文化根基。南通历史上的儒家文化、佛教文化、民俗文化传统,以及张謇在近代城市建设中的慈善文化传统,始终哺育着江海儿女,为“精神文明南通现象”培植了厚实的道德基础。就内涵而言,“精神文明南通现象”体现了人们对真、善、美的追求,无论是先进个体还是先进群体,其共同之处在于崇善向儒、持久助人、行善乐善。就其特征而言,“精神文明南通现象”的主体具有平凡性,大多数先进典型都是人民群众身边的普通人;具有广泛性,覆盖了不...  (本文共65页) 本文目录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