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后半期湖南学者先秦史研究论略
湖南处于先秦史研究的学术边缘地,但20世纪后半期仍有谢华《论西周封建》、高光晶《中国国家起源》等成果出现,涉及古史分期、国家起源等方面。回顾相关研究,其中有一
(本文共9页)
阅读全文>>
-

- 学术研究
甲午战后,士人变法之议在西人舆论引导下聚焦于教育改革,进而引发西洋古史讨论。时人不仅关注到近代欧美各国的古典教育,并且经由西洋古史探讨欧美政学根本,辨明基督教文明与...
(本文共9页)
阅读全文>>
-

- 齐鲁学刊
郭静云女士所著《夏商周:从神话到史实》一书出版以来,在学界引发热议。该书视野宏阔,新见迭出,但在文献、考古、古文字的史料运用方面不无可商之处。郭著虽时刻在强调多元,但实则在强化其"...
(本文共11页)
阅读全文>>
-

- 史学史研究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1期)在20世纪的中国历史撰述中,对"古史"有多种表述方式,大致为:"三段分期法"中的"上古史",...
(本文共1页)
阅读全文>>
-

- 贵州社会科学
文学人类学派倡导从"古史即神话"到"神话即古史"的研究范式转向,针对的是由于疑古学派对神话与古史之内在联系的割裂而造成对古史真相的严重遮蔽。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由西方原型理论与结构主义神话学催生的中国本土神话学理论,为重释神话与古史之关系提供了有效...
(本文共7页)
阅读全文>>
-

- 读书
夏含夷编定价:59.00元鲁惟一、夏含夷主编的《剑桥中国上古史》代表了中国境外学者研究中国先秦...
(本文共1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