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肉牛的铜和脂质代谢

反刍动物铜代谢试验结果表明,铜参与了脂质代谢。在高浓缩饲粮干物质中添加铜10~40mg·kg-1减少了皮下脂肪组织的沉积,降低了胆固醇的浓度,但增加了背最长肌的不饱和脂肪酸的合成。在肉用公牛饲粮中添加铜,在随后的24h撤料后及2h饲料消耗后,血清中的去甲肾上腺素有升高的趋势,这可能是皮下脂肪组织减少的原因。  (本文共1页) 阅读全文>>

《中国饲料》2021年04期
中国饲料

微量元素铜和硒对肉牛生长和脂质代谢的影响

文章旨在探讨日粮单独或联合补充微量元素铜和硒对肉牛生长性能、肌肉脂肪酸组成及血清抗氧化的影响。试验将平均体重为(389.98±1.67)kg的80只肉牛随机分为4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5头。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T1组在基础日粮中以亚硒酸钠形式添加1.5mg/kg硒,T2组在基础日粮中以硫酸铜的形式添加25mg/kg铜,T3组在基础日粮中以亚硒酸钠形式添加1.5mg/kg硒和以硫酸铜的形式添加25mg/kg铜。饲养试验共进行84d。结果:1.5mg/kg硒组肉牛末重和采食量较对照组分别显著提高了7.36%和38.69%...  (本文共4页) 阅读全文>>

《中国畜牧兽医》2020年09期
中国畜牧兽医

急性冷刺激后巴马猪背膘和腹股沟皮下脂肪组织的脂质组比较

本研究旨在获得巴马猪皮下脂肪组织(包括背膘(backfat)和腹股沟皮下脂肪组织(inguinal subcutaneous white adipose tissue,iWAT))在急性冷刺激(4℃、4 h)后其脂质组成应答的差异。正常饲喂的6月龄巴马公猪在急性冷刺激处理后进行屠宰,收集背膘和腹股沟皮下脂肪组织,利用液相二级质谱(LC-MS/MS)高通量脂质组学检测技术分析其脂质组成。结果表明,在巴马猪皮下脂肪组织中,中性脂类、游离脂肪酸、磷脂类和鞘脂类4大类脂质含量差异巨大,其中含量最高的为中性脂类,在腹股沟皮下脂肪组织和背膘中分别占4大脂类总和...  (本文共8页) 阅读全文>>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2014年01期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

中西医结合治疗渐进性皮下脂肪组织消失症1例

患者女,12岁,腹部渐进性皮下脂肪组织消失,4年前(2002年11月)因病毒性肺炎在某三甲医院住院治疗2个月,出院时偶然发现左侧腹股沟区有2×3 cm皮下...  (本文共1页) 阅读全文>>

重庆医科大学
重庆医科大学

Roux-en-Y胃旁路术对皮下脂肪组织细胞外基质重塑的影响

目的:我们拟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以及体内实验的验证,揭示Roux-en-Y胃旁路术(Roux-en-Y gastric bypass,RYGB)后皮下脂肪组织(Subcutaneous adipose tissue,SCAT)改变的主要分子机制。方法:我们从公共基因表达数据库(NCBI-GEO)中获得肥胖大鼠分别行RYGB手术和假手术3个月后SCAT转录组学数据。随后对这个转录组学数据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包括差异表达基因(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DEGs)分析,DEGs相关的功能富集分析,如基因本体论(gene ontology,GO)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通路分析,以及构建差异表达基因的蛋白质相互作用(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PPI)网络等。进一步我们构建肥胖大...  (本文共62页) 本文目录 | 阅读全文>>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7年04期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非依赖性库欣综合征患者肾周及皮下脂肪组织的炎症及纤维化

目的探讨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非依赖性库欣综合征患者不同部位脂肪组织炎症及纤维化程度。方法收集行后腹腔镜下肾上腺肿物切除术的ACTH非依赖性库欣综合征患者的肾脏周围及皮下脂肪组织,RT-PCR检测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金属蛋白酶类组织抑制剂1(TIMP1)、早期生长反应因子1(EGR1)及脂肪因子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β(CEBPβ)、解耦联蛋白-1(UCP-1)、过氧...  (本文共4页) 阅读全文>>

《医师进修杂志》2004年15期
医师进修杂志

抵抗素蛋白在人腹部和大腿皮下脂肪组织表达的比较

目的 了解抵抗素蛋白在人腹部和大腿皮下脂肪组织的表达情况 ,探讨抵抗素与肥胖、2型糖尿病 (T2DM)的关系。方法 Westernblot法检测人腹部与大腿皮下脂肪组织的表达 ,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血糖 ,测量身高、体重、收缩压 (SBP)、舒张压 (DBP) ,计算体重指...  (本文共2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