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食品中大肠杆菌检测方法
目前,在人们的消费观念中,越来越重视食品安全问题。在众多的食品安全问题中,大肠杆菌是其影响因素之一,也是食品污染检测的目标参数之一。在现在食品安全问题十分严峻的市场中,对食品中
(本文共1页)
阅读全文>>
-

- 现代食品
人们对食品安全问题予以了更高的关注。作为食品污染参数之一的大肠杆菌,也是影响食品安全问题的主要因素之一。面对形势更为严峻的食品安全问题,提高...
(本文共2页)
阅读全文>>
-

- 食品安全导刊
大肠杆菌是寄生在人和动物肠道中的正常菌群,也是国际公认的食品安全指标菌类。一旦食物中出现了大肠杆菌,就说明该食物直接或者间接地接触过...
(本文共1页)
阅读全文>>
-

- 西南大学
我国的食品卫生微生物标准体系主要由菌落总数、大肠菌群和致病菌三大类构成。大肠菌群是指在37℃,24h内能够发酵乳糖产酸产气的需氧或兼性厌氧的革兰氏阴性无芽孢杆菌;大肠菌群作为粪便污染指示菌,既是细菌总量指数——菌落总数的一部分,又与肠道致病菌之间有着密切的相关性,因此大肠菌群在食品微生物指标体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茶叶是我国的传统优势农副产品,不仅为国内销售的大宗产品,而且为我国传统的出口创汇产品。然而近年来,我国茶叶出口遭遇到严重的“绿色壁垒”,尤其是欧、美、日等国家不断地制定更加严格和更广泛的标准。我国暂还未将有害微生物列为茶叶标准中的强制性指标,但欧盟、美国、加拿大和日本已作为试检项目,俄罗斯要求对中国茶叶检测黄曲霉毒素和霉菌(<1000cfu/g)。根据美国和日本对我国出口茶叶的检验结果,我国茶叶中有害微生物主要表现为大肠杆菌、沙门氏杆菌等肠道感染细菌超标,出口茶叶中大肠杆菌、黄曲霉毒索均时有检出茶叶的微生物污染情况不...
(本文共52页)
本文目录 |
阅读全文>>
-

- 生物学教学
在高中生物学教材中多处涉及到大肠杆菌,如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第一种限制性内切酶是来源于大肠杆菌的...
(本文共2页)
阅读全文>>
-

- 生物学教学
本文介绍了美国进化生物学家伦斯基以大肠杆菌为材料,设计的一个在实验室里长久运行的进化实验。该实验证实:生物的进化永远...
(本文共2页)
阅读全文>>
-

- 生物学教学
据最近的传媒报道,一种叫0—157的病菌肆虐东源日本,短时间内就感染数十个都府县,使上百所学府停课。朝野为...
(本文共1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