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东南察达泥石流的发育特征及对拟建车站的影响
针对藏东南地区普遍发育的泥石流灾害影响川藏铁路车站选址的情况,通过实地调查并结合遥感解译,在查明察达泥石流区域现状的基础上,从泥石流的物质来源、诱发因素、动力因素等成灾条件分析泥石流的形成机理,并计算泥石流的动力学参数。藏东南察达泥石流沟口处的流速为7.63 m/s,静储量及动储量分别为1 519.81万m~
(本文共9页)
阅读全文>>
-

- 水土保持通报
[目的]探究四川省汶川县下庄沟2019年"8·20"泥石流成因、形成过程及堵江特征,为该区域泥石流灾害防治预警提供科学参考。[方法]结合野外调查与遥感影像对泥石流物源供给条件及泥石流形成、侵蚀搬运与堵江过程进行了分析,并采用FLO-2D模型开展不同降雨强度下的泥石流堵江范围分析。[结果]震后泥石流流域部分崩滑体物源持续补给沟道物源,致使沟道物源不断累积,短历时强...
(本文共7页)
阅读全文>>
-

-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用高分影像数据,基于支持向量机的分类方法,提取研究区泥石流迹地与居民地信息,进行样本精度验证后,利用多环缓冲区、核密度估计、叠置分析等空间分析和统计手段,探讨泥石流迹地与居民地的空间关联关...
(本文共7页)
阅读全文>>
-

- 四川地质学报
受"8·20"特大暴雨影响,汶川县水磨镇杨柏沟爆发了泥石流灾害。泥石流的发生引发了沟域内物源条件和沟道条件发生了较大变化。本文根据"8·20"泥石流发生前的物源类型和...
(本文共4页)
阅读全文>>
-

- 现代地质
以四川九寨沟地区牙扎沟泥石流为研究对象,通过数次野外调查及历史资料的统计,详细研究该泥石流的暴发特点、临界雨量及暴发成因,在成因模式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防治方案。研究结果表明:泥石流具有隐蔽性、突发性、破坏性和输沙能力较强的暴发特点;汶川地震后泥石流暴发的临界雨量仅为2008年"5·1...
(本文共9页)
阅读全文>>
-

-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作为一种与林火密切相关的特殊泥石流,火后泥石流的形成具有明显的空间差异性,对其空间发育特征及影响因素的分析有利于此类泥石流的防灾减灾.运用现场调查、室内外试验和遥感解译等手段,对雅江县八角楼乡火烧迹地15条沟道的火后泥石流发育特征及地形...
(本文共10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