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面孔相关任务转换的特点研究
通过情绪面孔相关任务和数字判断任务进行转换,探讨情绪面孔相关任务转换的特点。结果发现转换代价受
(本文共1页)
阅读全文>>
-

- 品牌
早在1914年Feingold便发现了在面孔识别过程中出现的一种特殊效应——本族效应。Feingold对这种现象的解释是:"基本上对于所有的美国人而言基本...
(本文共2页)
阅读全文>>
-

- 美与时代(中)
...
(本文共1页)
阅读全文>>
-

-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本研究采用"学习—再认"的范式,招募58名大学生作为参与者,研究不同频次的面孔呈现方式,对不同性别参与者的面孔再认成绩的影响。实验结果发现:加工阶段多次呈现的面孔的再认成绩好于单次呈现面孔的再认成绩;学习阶段面孔多次呈现...
(本文共5页)
阅读全文>>
-

- 应用心理学
自我相关的刺激一般被认为更易捕获注意。以往的一些研究发现,面孔刺激作为干扰刺激时更易对当前任务产生干扰。然而,以往关于自我面孔是否具有注意捕获优势的研究结果并不完全一致。本研究通过两项实验考察了知觉负荷对自...
(本文共9页)
阅读全文>>
-

-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采用经典点探测范式研究男女对面孔的注意偏向及其内在机制,实验1仅从面孔性别角度进行考虑,结果显示女性比男性对面孔有更大的注意偏向,其具体成分为注意定向;实验2同时从面孔性别和面孔吸引力角度进行考虑,结果显...
(本文共7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