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遗传算法优化低/零相关区序列偶
介绍遗传算法的特点和低/零相关区序列偶的概念。讨论用遗传算法优化两个字节
(本文共4页)
阅读全文>>
-

- 重庆邮电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耳形零相关窗的概念在2004年被首次提出,这种序列对在非周期相关函数的中间及两端部分都同时具有零相关窗。在近似同步CDMA系统中...
(本文共4页)
阅读全文>>
-

- 学术动态
1概述该项目属于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领域。近年来,我国在以TD-SCDMA系统为代表的无线数字通信技术标准制订、核心技术与产品...
(本文共9页)
阅读全文>>
-

-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距离高分辨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MIMO)雷达体制下,目标回波可能跨越多个距离单元,因此要求发射信号在主瓣附近具有较低的自相关旁瓣和互相关。针对这...
(本文共4页)
阅读全文>>
-

- 通信学报
提出了一类新型的零相关窗互补码,这类新型零相关窗互补码可以表示为三个独立的元素:一对相互正交的互补码、一个正交矩阵和一个标号矩阵的组合。本文重点讨论...
(本文共9页)
阅读全文>>
-

- 上海交通大学
以差分分析为基础,Biham等人于1999年提出了不可能差分分析模型,该方法利用概率为零的差分路径对分组密码进行密码分析。反观线性分析领域却还没有利用零相关线性逼近的密码分析方法。直至2012年,由Bogdanov等人提出的零相关线性分析模型的出现。零相关线性分析的主要想法是利用分组密码算法中普遍存在的相关度为零的线性逼近来判别一个分组密码算法是否是理想的。目前,构建零相关线性逼近主要采用手工的方式。对于不同结构的分组密码算法,构建零相关线性逼近的方式是不尽相同的。基于此现状,本文对零相关线性分析在两种不同结构的分组密码算法Skipjack和CLEFIA上的应用进行了研究:(1)根据分组密码算法Skipjack和CLEFIA的结构,构建零相关线性逼近。(2)利用零相关线性逼近,分别为分组密码算法Skipjack和CLEFIA构建了零相关线性区分器,并给出了区分算法。(3)利用零相关线性逼近,分别对分组密码算法Skipjack和C...
(本文共59页)
本文目录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