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省立医院:自带50000m~2花园的医疗之城
河南省省立医院是一所集综合医疗、预防保健、康复、急救、科研和教育培训为一体的省级综合性公立医院。项目用地面积为126207m~2,总建筑面积为385000m~2,其中地上建筑面积为235000m~2,地下建筑面积为1500
(本文共4页)
阅读全文>>
-

- 中国医院院长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管河南省省立医院9月3日,河南省委、省国资委、省卫生健康委宣布:河南省省立医院回归河南省卫生健...
(本文共1页)
阅读全文>>
-

- 中国卫生质量管理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五五中心医院是一所具有百年历史的老医院,是豫东地区唯一一所军队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医院...
(本文共1页)
阅读全文>>
-

- 政协天地
翁国星是谁?省政协委员、省立医院副院长,胸心血管外科“一把刀”,受人尊敬的专家。可是,这么一位儒雅学者,谦谦君子,朋友们...
(本文共2页)
阅读全文>>
-

- 河北大学
保定救济院档案藏于保定市档案馆,2016年10月由河北大学梁松涛教授整理出版。《救济院档案》系统完整的记录了清光绪五年(1879)至1948年保定慈善事业的发展历程。笔者通过对《救济院档案》的研读,对保定医疗慈善事业的发展有了更为系统的认知。从保定医疗慈善事业发展的背景来看,保定社会的变迁、医疗慈善思想的发展以及慈善法制的建设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其发展进程。从保定医疗慈善机构的发展来看,晚清民国保定医疗慈善机构经过多次改组整合。从育婴堂时期的养病堂、普济医院、普济施医院到河北省第二救济院时期的卫生施医所、普济施医所再到后来的新民医院、河北省立医院,保定医疗慈善机构随着社会的变迁不断调整。从保定医疗慈善事业发展的特点、存在的问题以及产生的影响来看,在清末民国的特殊社会背景下,西医的引进和新型医学人才的培养促进了医疗资源的广泛化和医疗理念的近代化,使得保定医疗慈善事业在曲折中不断向前发展;由于传统医疗慈善观念的桎梏、社会的动荡使得保定...
(本文共79页)
本文目录 |
阅读全文>>
-

- 政协天地
20世纪30-40年代,福建曾先后有三所"省立医院",目前福州东街仅存的本省惟一一所省立医院其前身实际上是在抗战期间省府内迁永安时所成立的"福建省立第二医院"。民国之初,福建省尚无统...
(本文共1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