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方剂临床安全性监测质量控制指标的构建与效应
目的:探讨中药方剂临床安全性监测质量控制指标的构建与效应。方法:随机选取2017年1月~2018年5月期间,在医院接受中药方剂治疗的患者30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管理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中药方
(本文共2页)
阅读全文>>
-

-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保障患者安全是临床研究和实践的关键。目前,中医临床安全性评价存在诸多问题,如中西药联用难以真实反映中药临床安全性、症状性不良事件/反...
(本文共4页)
阅读全文>>
-

-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目前,中药注射剂上市后临床安全性评价研究水平参差不齐,过程质量难以保证,因此亟需相关技术指导。本课题组通过借鉴国际药品上市后安全性评价的经验和方法,结合中药注射剂的...
(本文共5页)
阅读全文>>
-

-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
文章对目前我国中成药临床安全性评价现状进行了客观阐述。中成药安全性问题已经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既往的中成药临床安全性评价存在各种局限性,缺乏科学证据,因此,...
(本文共4页)
阅读全文>>
-

- 中草药
中药临床安全性再评价是临床再评价的首要任务,由于面临更为复杂、更为庞大的用药人群,更多的混杂因素,尤其是缺乏客观评价中药上市后临床安全性的核心指导理论和关键应用技术,使中药上市后临床再评价开展与实施受到制约。中药上市后临床安全性再...
(本文共3页)
阅读全文>>
-

-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目的:对脑心通胶囊有关临床安全性的文献进行研究,获取临床安全性信息,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脑心通胶囊临床安全性相关文献进行收集、筛选、标化及整合,形成脑心通胶囊不良事件(adverse drug event,ADE)/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文献数据库,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ADR发生特点进行梳理分析。结果:共计纳入58篇符合标准的文献,其中临床研究54篇,个案报告2篇,...
(本文共7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