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受众理论视角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研究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社会信息化的趋势日益加强,社会利益矛盾复杂多变,社会文化内容和形式日益丰富多彩,社会上流行的各种价值观念冲击着马克思主义主流价值观,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学习状况、生活方式都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这使得思想政治教育的某些传统方法不能很好地适应当前大学生教育的现实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良好效果。因此,把传播学受众理论结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开展创新研究,可以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方法,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体系,形成思想政治教育新视野,切实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从传播学的角度来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可以说是一种特殊的信息传递活动。借鉴传播学理论中的受众理论来研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增强研究的针对性和时效性,从而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这是我们进行研究的目的。运用受众理论分析大学生这一受众的个体特性、社会关系、需求、参与性,找出受众理论在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方法运用中  (本文共55页) 本文目录 | 阅读全文>>

华中师范大学
华中师范大学

基于传播学的思想政治教育受众力研究

思想政治教育受众力是思想政治教育受众心理机制和能力机制内部各要素基于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的综合,是多要素相互作用产生的一个多维合力,是思想政治教育动态过程中一个具有方向、大小和相对独立性的矢量,是主体性与制约性的统一、稳定性与变化性的统一、差异性与层次性的统一。在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活动中,思想政治教育受众力不仅决定思想政治教育讯息的致效参与权,而且决定思想政治教育讯息的致效参与度,是对思想政治教育传播致效起决定作用的关键力量和核心要素。学校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思想政治理论课又是学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分析思想政治教育受众力的影响因素,明确思想政治教育受众力的重要地位,从受众力的角度考察目前我国学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中所存在的问题并尝试探索问题破解的突围路径,可以为我国整体思想政治教育事业的自我反思和优化提供参照与启示。从受众力的视角看,目前我国大中小学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普遍存在着如下问题:受众对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目标不以为...  (本文共50页) 本文目录 | 阅读全文>>

广西师范学院
广西师范学院

网络负面信息过度传播对受众不知情权的侵害研究

我国已经基本进入信息社会,使用各种媒介和面对海量信息是我们每天的“规定动作”。技术手段和高科技产品带来高效和便利的同时,也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越来越多的注意力被各种尺寸的屏幕吸引,越来越多的时间被接受、处理各式信息占据,很多人已经被媒介和信息“绑架”却不自知,不仅没能真正将媒介和信息为我所用,而且使自己在信息社会中迷航。我们已进入了技术先行产生影响,随后才讨论、制定对策的被动局面,网络中负面信息的过度传播就是其中一个典型方面。互联网在社会中的影响越来越大是不可逆的发展趋势,但网络媒介运行的健康程度却不及其影响受众和受众成长的速度——在网络媒介自身还没有发展完善、受众还没有成熟自主的时候,网络媒介和它传播的大量负面信息就已经如潮水般涌向受众,受众在使用网络媒介时,正承受着来自网络负面信息的侵扰。在这侵扰中,有一种表现目前还处在“隐藏”状态,没有被社会和受众发现,这个潜藏着的侵扰就是对受众不知情权的侵害。为了真正实现保...  (本文共70页) 本文目录 | 阅读全文>>

暨南大学
暨南大学

抗日题材电视剧的青少年受众认知研究

抗日题材电视剧自从播出之日起便是政府借以传播主流价值,弘扬民族精神,培养爱国精神的主阵地。大众文化的语境中,以抗日题材电视剧为代表的主旋律性质的电视剧受到消费主义话语与意识形态话语的双重影响。从国家角度来看,其能否在满足受众娱乐休闲的需求的同时,强化受众的国家认同是考量抗日剧传播效果的关键。青少年时期是个体社会化的重要阶段,亦是个体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本研究以抗日剧青少年受众为研究对象,通过实证研究的方法,考察抗日剧对青少年受众认知产生的影响,其中包括对抗战历史认知、国家认同以及对日本人的负面认知等方面,并对产生影响的原因进行分析,从中得出来的结论或能为政府文化宣传部门制定爱国教育政策和抗日剧创作者创作理念的调整提供参考依据。本研究的主体为四部分:第一部分为研究缘起、目的介绍与相关研究的文献综述;第二部分本研究对抗日题材电视剧的发展历程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将其放置在中国政治、经济、社会等具体,划分为三个阶段,并总...  (本文共68页) 本文目录 | 阅读全文>>

西华师范大学
西华师范大学

“生产性受众”视域下网络自制剧的互动生产模式研究

“生产性受众”是约翰·费斯克在二十世纪60至80年代提出的一种新型受众观。该理论在刚提出时曾经受到一定程度的质疑,但是随着媒介技术的发展,尤其是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事实证明了该理论的合理性。与此同时,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网络视频用户数量的提升,网络自制剧近两年发展势头迅猛,质量越来越高,影响力也越来越大。但是目前国内网络自制剧的生产制作模式还是和传统电视剧相似,没有充分利用网络的属性,对于网络自制剧受众生产力的挖掘也有待深入。如何让受众参与到网络自制剧的生产制作中来,激活受众的文化生产能力,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问题。腾讯视频播出的网络自制剧《暗黑者》在对受众生产力的挖掘上开启了一个新模式。《暗黑者》是国内第一部采取“全民制作人”理念的网络自制剧,其生产制作与传播更是建立在与受众互动的基础上,让受众全程参与。互动性的提升,让该剧跳出了原本的影视制作生产模式,这种新的生产模式与用户需求形成了“伴生关系”和“双赢结果”,树...  (本文共54页) 本文目录 | 阅读全文>>

华中师范大学
华中师范大学

博物馆导向信息设计与受众行为研究

随着我国公共服务体系的逐步完善,博物馆行业转型升级、博物馆的文化辐射力得到增强,场馆的扩建、受众数量的剧增以及受众结构均呈多元化发展趋势,基于此,导向信息设计也应该逐步完善。因此,如何在博物馆展览与受众之间架起一座高质、有效的信息沟通桥梁,使博物馆导向信息服务功能实现最大化,成为导向信息设计亟待解决的问题。2015年6月,笔者随班级去华东五市进行毕业创作选题的专业考察期间,参观了上海博物馆、上海自然博物馆、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苏州博物馆、南京博物院、浙江省博物馆等六座博物馆,作为一名观众和设计专业的学生,在参观过程中,发现博物馆导向信息设计也存在的一些共性问题,包括:信息组织的逻辑关系处理不当;信息呈现的媒介选择与优化处理不当;受众需求分析与信息内容的视觉设计还须进一步加强。本文拟通过分析博物馆的传播、社会、教育功能引起的受众认知、情感、学习需求变化,研究满足受众需求的导向信息该如何分布以提供有效的信息服务;通过多样化媒介环境引...  (本文共46页) 本文目录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