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赴岭南送别诗研究
本文选取唐代赴岭南送别诗这样一个特殊的研究视角,将唐代广阔背景下为赴岭南之人而作的送别诗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唐代赴岭南送别诗,是唐人奔赴岭南时主客双方围绕送别所作的诗歌。这个命题把地域文化与诗歌创作联系起来,从人文地理学角度研究诗歌的时间、空间、类型分布规律,使我们对唐代赴岭南送别诗的整体概貌有了一个较为清晰地认识。以此为基础,文章对唐代赴岭南送别诗中诗歌创作诸方面的艺术特色进一步展开论述,从诗歌情感表达方式、景物描写以及诗题创作等问题进行研究,以求在开阔的视野中全方位的展现唐代赴岭南送别诗的诗歌创作。
(本文共78页)
本文目录 |
阅读全文>>
-

- 北京外国语大学
唐代行人通过一条条具体的通道在中原和岭南地区之间往返,正是在一次次具体的行程中,关于“岭南”的想象、认知被逐步建立,并促成了岭南作为一个整体的地域形象第一次大规模地进入文学,后世读者也借由唐代诗歌中或散或整的岭南书写,去获知“岭南”在唐人文学世界中的面貌和位置。在历来的唐代岭南诗歌研究中,惯用的研究路径是将岭南视为一个庞大的地域整体,把观照点聚焦在其地域范围之内,就岭南本土论岭南诗歌。对于发出最主流文学声音的外来者群体,就定格其进入岭南本土之后的诗歌表达;对于发生在本土之外的想象性表达,虽然不完全忽视,但也倾向于整合成为主流声音的合鸣,指向唐代诗歌中的岭南本土。这一路径指向唐诗之岭南“是什么”的问题,随着研究的推进,唐诗中的岭南形象特质也得到较为全面的阐明。本文的研究路径指向唐诗之岭南“怎么形成”的问题,退回到外来者群体“进入”岭南的过程、岭南本土之外的想象性表达发生的时刻,退一步,则发现这两者都和行程发生关系,前者保存在关于岭...
(本文共65页)
本文目录 |
阅读全文>>
-

-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文章根据归纳前人以及笔者新发现的共计四条有关唐代杂剧的材料 ,论证了唐代杂剧的四种基本形态 :歌舞戏、杂伎、博戏、谐...
(本文共10页)
阅读全文>>
-

- 汉字文化
牛在古代是一种重要的牲畜,牛从新石器时代开始驯化,然后成为了人类重要的肉食来源和生产工具。不论在什么朝代,中国作为人...
(本文共2页)
阅读全文>>
-

- 中国印刷与包装研究
唐代是我国雕版印刷早期应用与普及的重要时期。本文通过现存反映唐代雕版印刷文...
(本文共1页)
阅读全文>>
-

- 国际纺织导报
分析了唐代经济、文化的特点。...
(本文共3页)
阅读全文>>
-

-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
作为绚丽多姿的飞天艺术的杰出代表,唐代敦煌飞天是宗教偶像与...
(本文共2页)
阅读全文>>